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大力推进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也是着眼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结合县乡基层党校的实际,就要形成“县委领导,组织部牵头,党校负责,部门参与,基地带动”的“大党校、大培训、大效益”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培训格局力求“宽”。在培训格局上,县乡党校力求突破原有党校“小课堂”干部培训教学的局限,要努力构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即纵向建立由“县委党校-乡镇党校-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构成的四级培训体系;横向形成部门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动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即形成“大党校”、“大培训”的格局。积极完善以县委党校为中心,现有的乡党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互相补充的新型党校培训体系,以构建起“大党校“适应“大市场”的格局。
培训面力求“广”。县乡党校在重点培训乡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基础上,县乡党校力求把教育培训对象还要拓展到县域范围内的全体党员以及各类人才上,营造人人皆可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材的良好环境。上级党委、有关部门应对县委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乡镇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农村示范基地培训的主要对象、党员示范户培训的主要对象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拓宽培训面。
培训内容力求“实”。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县乡党校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管理知识、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比如××县各类培训应该结合本县矿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加大对矿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和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双语”等方面的培训。此外,还要结合本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实际,加大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满足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为农牧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次设置力求“新”。在培训班次的设置上,县乡党校要有所创新。县委党校的班次设置,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设村“两委”主要干部、党员致富能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专业协会骨干、农村中介组织负责人等政治理论专题培训班。乡镇党校培训班次设置,要求办好乡镇机关党员及干部职工培训班、村干部培训班、农村基层党员致富能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农村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专业协会骨干人员培训班等。同时,要求依托本地专业协会、党员示范户,开展各种农村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以及青年农农民的培训。
培训方式力求“活”。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要力求“新”,做到“六个结合”:即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老师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与“菜单”自选相结合,长期常规培训与短期专项培训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单一培训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推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学员论坛、现场教学、情景模拟、问答辩论等多种培训方法。积极推行党校固定
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