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什么是审读.doc.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什么是审读
杨中岳
当前,对审读工作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出版单位没有把审读活动贯彻落实到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本文谨就此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诸位同仁。

    什么是审读?审读这个词的“审”字是一个多义字,在这个词中,“审”是详知、细究,不是确实、慎重等义。这个词的“读”字也是一个多义字,在这个词中,“读”是阅看,不是朗读、传诵等义。所以,审读就是审查阅读,即经过仔细阅看,对精神成果或产品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
    一目十行地浏览,不经考查地阅读,各取所需地翻看,都算不上认真的审读。编辑人员的审读,要求经过仔细阅看,对书稿或出版物进行认真审查,首要的是保证审读达到规定的标准、质量和目的,其次才是争取较快的速度。这种审读,与一般读者的看书阅报(工具性、发展性或娱乐性)不相同,更与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那种阅读不一样。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中介绍的一天至少读四本书的方法,是一种略读,有选择的浏览,其目的是查找某些信息。这不是审读的方法。
    当然,我们研究问题,不应从词义出发,笼统地说明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在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审读。不是惟独出版工作才有审读,而是几乎各行各业对其精神成果,特别是那些比较成熟的精神产品,都是经过某种方式的审读、讨论和修改的。不过,不同行业对其精神成果或产品的审读,主体客体各不相同,方式方法和目的要求也各有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例如,党政机关的重要文件(报告、决议、法律、政令等),工农业等生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科学实验和学术课题的研究成果,影视媒体和出版单位的各种产品,无不是经过不同方式、不同要求的审读、论证和修改以后才推出来的。

    我们出版部门对精神产品(指著作者的书稿、文稿或出版物等)的审读,可分为出版单位的审读和政府出版管理部门的审读。这两部分审读的方式和任务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有的论者一谈到审读,就认定是出版管理部门的活动,是对精神产品的事后审查,属于政府行为。对审读的这种认识,我看有失偏颇,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实际上,属于政府行为的审读工作,只是出版部门审读活动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也不都是事后审查而是有不少事前审查。
    政府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物的审读,主要是对出版物的社会效果进行的检查,是对出版物的内容是否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的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做出的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
    这一部分审读可分为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前者是对出版选题计划的审核,按照有关规定要专题报批的选题,除审核计划外,还要审读书稿;后者是对已出版的出版物的审读,一是专项审读,即针对可能有问题的出版物的审读,二是日常审读,即按期用随机抽样办法抽取若干出版物进行审读,以发现问题,了解趋势,掌握出版动向。
    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中学小学教科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或者组织审定”。据此,学校教科书内容的审定,应归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承担出版学校教科书的出版单位,在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其内容以前,要做好教科书稿件的

什么是审读.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