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甘肃;甘肃农业;生产率;劳动力转移
论文摘要:作为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实现甘肃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根据农业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农业资金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及特色农业等方面给出了甘肃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甘肃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农产品产量总体增加
2006年,甘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占总地区生产总值的%,粮食产量万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万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与2000年相比增幅高达%;同时城镇化水平达到30%;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逐步优化,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
“十五”期间,甘肃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0多项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多万HM,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累计出品亿美元,促进全省农民增加收入35亿多元,人均达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苹果汁、干酷素、瓜籽、制种、肠衣、番茄酱、杂豆、苦杏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出品格局,农产品出口98个品种,远销74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476个,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19家,增长%,带动农户162万户;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47万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订单面积达880万亩,增长%;强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引导,建立示范点41个;制定了合作组织工商登记和财务管理办法,推进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233个,带动农户121万户,分别增长%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实现较快的发展。
二、甘肃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甘肃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由于甘肃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业投资不足
甘肃省财政收入相对其他省份较少,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相比其他省份更显不足。2006年甘肃省财政总收入为1,412,15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为5,285,946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88,778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低于全。财政收入少严重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持力度,无资金支持农业的发展。
粗放经营,机械化程度低,土地产出率低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而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到10%;许多地方灌溉又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渗漏和流失严重,灌溉水的利用率不到40%;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不到70%。
总体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用率不高
首先,水资源总量缺乏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资源利用低效率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全省有农村劳动力资源万人,实际利用万人,占%。甘肃省目前化肥亩施用量已达到发达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在种子的使用上,大部分地区超量播种20%左右,造成很大浪费。甘肃省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一大优势,但目前的饲用率不到20%。另外,在农产品的收获、运输、储藏、加工过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