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定义:
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
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采用的
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目的:
直接目的:
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
统治。
政治文化目的:
安定人心。《吕氏春秋》
3、原因:
农产品才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商业
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危机封建统治。
根本上是自然经济的反应
4、来历:
战国,秦,商鞅变法规定重农抑商,后
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5、表现:
汉初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汉武帝发展官营商业,打击富商大贾。
汉至唐,一入“市”籍,不得为官。
6、评价:
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封
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
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阻
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
日益落伍与世界的原因之一。
二,工商业的管理:
1,有利: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但对经济的
控制非常严密。
2,不利:
汉:加重赋税
盐铁官营
唐:对“市”严格管制。
3,商业税收:
流通税:关津之税
营业税:市肆之税
注: 赋税沉重,而且常遭遇征税人员勒索贪污。
4,影响: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
三,海禁政策:
1、原因:
a具体原因:
明:
明太祖宣布‘通番禁令’
清:
隔断东南沿海与台湾郑氏抗清政权的联系。
‘海禁令’
‘迁海令’
b思想原因:
天朝上国,不需外夷货物。
c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实行‘朝贡’贸易
倭寇猖獗。
2、定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民赴海经商和限
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被
称为海禁。
3、短暂开放:
雍正:开江闽浙三海关
转变
乾隆:粤海关,一口贸易。
4、影响:
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消极,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
能性,使中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
面貌进入近代。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
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2、时间,地点:
3、部门:
4、标志:
明朝中后期、江南
丝织业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产生
(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5、中国特点:
受传统经济压抑,往往夭折,中断。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
导地位。
6、缓慢原因: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举例清初的抑商措施:
规定织机数
每张织机要缴纳高额税金
织造商品需官府批准
政府低价派织,“采买”“采卖”
b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失去了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
c小农经济和农民的贫困.
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b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严重影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e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劳动力缺乏。
f传统文化中,重利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
E最根本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充足资金的
作坊主、商人
自由的劳动力
手工工场
雇佣
被雇佣
出资
出力
经营
利润
劳动
工资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69 KB
  • 时间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