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主讲:薛涛
施工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课前练面位置放线测量方法是( )。
答案:A
,M点为水准点,,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然后在N点立尺,。N点高程为()m。
答案:D
本节重点及考点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和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
(1)大中型施工项目:(测量的程序)
①先建立场区控制网;
②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③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④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2)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
二、施工测量的内容
,可利用原控制网中的点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组成)进行定位。
小规模场区控制网,也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边的方位进行定位。
建筑物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
,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
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
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
:
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②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③加层或扩建的建筑;
④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⑤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结果论证分析的建筑。
;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变形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次数与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测量方案
①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②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③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
④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⑤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
(1)直角坐标法
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最为方便。
(2)极坐标法
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
薛涛老师的讲义7、施工测量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