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关于教学中“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
姚:吴教授好!今天国培网络培训,老师们看的是视频课程您和董晨、常超老师的讲座。我上网看了看大家的留言,觉得老师们对“教好政治生活,需要补充新知”这一点印象比较深刻。我也是中学一线教师出身,深感要教给学生一杯水,需要自己有一桶水的道理。记得,近期温总理在与中学教师座谈时重新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这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您对此如何理解呢?
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深化课程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来理解“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命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是一个涉及教师如何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清楚的。
姚:我认为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构建怎样的知识结构呢?
吴:关于这个论题有众多学者已有多种论述,这里不能展开介绍。据我本人的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实践知识和科学人文基础知识等。
姚:据我本人自身体会,作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学教师,大多数教师已不同程度具备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识,当然,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做到均衡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吴:这个分析是比较客观的。不同教龄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会有差异,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新课程改革有两点新的要求:一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二是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之后拓展了不少新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姚:不错,这就是涉及一个学习理念的问题。对此,您能否具体说一下。
吴:在学习理念上应清醒地明确,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在海量的知识面前的浅薄和无知是无限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获得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姚:您所讲的现代学习观念问题很有震撼力和启迪性。就我从教十多年的体会,教师是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和充满智慧的职业是其他职业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教师职业崇高性和重要性之所在。教师要胜任这个社会角色,的确要不断学习,使自已的知识结构保持与时俱进。上面您讲到的教师要把握学科知识,您能否就《政治生活》的教学谈点具体意见。
吴:好的。就《政治生活》的教学,教师应从宏观上对教材的总体把握和微观上对具体的知识点拓展和深化认识。
姚:您这个提法颇有启示,宏观上的把握指的是什么?
吴:宏观上对政治生活教材的总体把握。政治生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内容的阐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核心概念,民主政治建设是主线(上述内容,已有专文阐述,这里不再重复)。政治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导学生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和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对政府权力的监督。这两方面的内容体现于第一、二单元之中,这正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一单元阐述的是公民权利的内容、行使权利途径、方式及其意义;第二单元讲的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责任、权力行使的环节、方式等。第一单元强调的是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及有序政治参与;第二单
主题研讨:一桶水与一杯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