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酒后》赏析.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酒后》赏析 .doc《酒后》赏析
凌叔华,祖籍广东番禺,1900年3月25日出生于北京的名门望族之家。外曾祖父曾是广东颇有名望的大画家;父亲凌福彭曾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并点过翰林,授一品顶戴,官至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后任北洋政府约法会议员、参政员;母亲李若兰幼年时被广州富户人家收养,也通文墨,是凌福彭的第四房太太。
《酒后》是闺秀派凌叔华于1925年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发表的第一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少妇采苕,向丈夫永璋请求让她去亲吻他的喝醉酒的朋友子仪,但最后并没有亲吻他。
这篇文章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熟练的技巧向读者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行为,可以从写作技巧和写作含义进行分析。
第一,作者运用了比喻、联想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在描写子仪正在睡觉时的姿态,作者写他的“两颊红得像胭脂一般”,以一个词“胭脂”,就能让人想象出子仪脸颊的色彩,对子仪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另一方面,子仪这样的形象到底有和吸引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弄悬殊”。一个喝醉酒的男子,就一副红脸颊并不是吸引采苕想亲吻子仪的原因。“那双充满神秘思想的眼,很舒适的微微闪着;两道乌黑的眉,很清楚的直向鬓角分列;他的嘴,平日常充满了诙谐和议论的,此时正弯弯的轻轻的合着,腮边盈盈带着浅笑。”恰到好处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让子仪的形象活灵活现。作者随之用夫妻俩的对话来刻画子仪的形象,特别是丈夫滥情的赞美——“他的丰采言语却不一定美好,只有他——实在使我倾心的,咳,他那一样都好!”使子仪的形象更加丰满。
同时,作者也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把外表美与心灵美联系起来。“我相信一个人外表真美的,心灵也一定会美。”这使文章得以升华,是起画龙点睛的句子。如果把这个句子独立出来,那么就使得整篇文章不协调,显得突兀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们经常会运用这种手法,如曹植的《七哀》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李白的《捣衣篇》中“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都运用联想来体现主人公的思念,诗文并没有直说思念,而是说主人公想到了家乡里的妻子在做什么动作。同样,《酒后》的人物、行为、语言都带能带给人联想的空间。作者巧妙地安排这些句子,把这些句子穿插在人物的对话当中,使文章更显自然。
第二,在写作内容及其深层意义来说,这篇文章能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首先,文章中永璋说“亲爱的,你真是喝醉了。夫妻的爱和朋友的爱是不同的呀!”在永璋的眼中,朋友就是朋友,夫妻就是夫妻,但是永璋也希望妻子同他一样的爱他的朋友,却不能允许妻子和他的朋友接吻。妻子认为,她爱丈夫,她可以跟丈夫接吻,丈夫爱朋友,她也可以跟丈夫的朋友接吻。在这当中,可以看出永璋对妻子的强烈占有欲,但让他矛盾的是,妻子要爱他的朋友但不能和朋友接吻。这可以让人想到作者本身的生活,可以说作者是把自己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永璋作为采苕的丈夫,他的思想是带有男权主义色彩的,他四次否定了妻子的要求:妻子说,“闻一闻,并不是吻(KISS)”——“那怎么行?”(第一次);他还是不能释怀,他在想想说“你另想一个要求可以吗,我不能答应你……”(第二次);第三次就是说明夫妻的爱和朋友的爱是不同的,他也不明白为什

《酒后》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4-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