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和评价策略
的实践研究
摘要: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本文试着构建人文互动性作业设计和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包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型作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实践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设计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研究精神,设计探究性作业。作业的评价策略包括:多元智理论指导下的差异评价、激励原则指导下的星级评价和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群体评价。
关键词: 作业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评价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标准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成了目前的教学方向,纵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的傀儡,不厌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算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完全服从教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力。纵观中学化学传统作业,其弊端显而易见:1、单调枯燥。不是机械抄写,就是死记硬背定义规律。2、空洞乏味。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形式的多变性、训练的趣味性。3、量多质滥。布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没有针对性,搞疲劳战,劳而无功。主要表现为以下“四重四轻”的特点:重书面轻实验,重知识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布置轻检查。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何而来呢﹖
陈至立部长曾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因此,要改变目前中小学生对作业的恐惧,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
为此,我尝试改革,努力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构建人文互动性作业设计和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依据和原则
(一)依据
1. 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和评价新课标的要求。
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机会和挑战,许多人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上,而对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1/3时间量的作业活动不屑一顾,事实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和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材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对于学生的学科教学评价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在开展。在近几年高考中,以论题代替部分试题、开放性和情境性试题的开发、综合级和评价级试题的编制,都在引导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评价上要注重改革创新,科学地设计和实施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重点研究化学教学中化学作业结构的调整,旨在改革现有的作业结构,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性、主动性、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和评价策略.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