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1
城市规划原理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详细规划部分)
(The Detailed Plan)
城市规划教研室
Staff Room of Urban Planning
zzhong339@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2
Preface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原理之详细规划部分
课程性质
城市规划专业之主干课程、学位课程、考试课
学习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居住区有一个较全面的、正确的概念
的初步的认识
课程内容
居住与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居住、公建、道路、绿化,外部环境
的规划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概念;
居住、社区的概念;
人类居住的环境研究;
作业安排
1、论文(1~2篇,3000~5000字)
2、参观报告(选)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参考书目
1、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仲谷,李锡然. 居住区详细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 弗兰克·戈布尔.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美] 露丝·本尼迪克. 文化模式. 北京:华夏出版社,
5、[美] I·L·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 J·0·——环境规划指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郭彦弘等. 城市规划概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同济大学.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相关课程
1、城市发展史、城市建筑史
2、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
3、城市规划与建设法律法规
4、城市道路与交通
5、城市绿化
6、城市管线综合
学习要求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4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城市”的理解 2、关于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3、关于对“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的理解 4、我国城市规划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5
第一节城市
一、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产生的过程(图)
城市的兴起在西方常以“Urban Revolution”一词来表达
地位与“Agricultural Revolution”、“Industrial Revolution”一样重要,表明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6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穴居、树居、巢居
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固定居民点的出现
城市雏形的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
城、廓、沟、池的出现
“市”的出现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农村与城市差别的出现
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
奴隶社会
没有固定的居民点
形成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所
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农业:相对稳定、固定→固定居民点
畜牧业:流动性的
以防御性为主的构筑物,如沟、墙等
防卫性,如“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如“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商业: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固定交易场所;
手工业者:
以奴隶主居住和商业、手工业者居住为主的城市
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居住地——农村
城市产生过程简图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7
1、城市产生的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去农业生产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份额外,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就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
历史上第一批城市都是诞生在农业发达的地区。
2、城市产生的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剩余劳动力手工业分离物物交换市场镇(雏形)
居住方式和社会分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游牧渔猎农业手工业商业
没有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集镇城市
农村的推力
共同作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拉力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8
(一)早期的城市——城、市分离
城市是由我国古代“城”和“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
城: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
━━字的演变:
中文
甲骨文
英文:Urbs:有城墙环绕的城市(伊达拉里亚语)
Polis:(古希腊语)城邦
Metro-polis:首府、大都市
Meg
城市规划原理(详细规划部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