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品读永州之 广利桥.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品读永州
万民称便广利桥
【导视】一座古桥,历经二百四十年巍然屹立,古韵犹存。其令人叹为观止的“金鸡脚、豆腐腰”的奥秘何在?它与侗族的风雨桥又有何渊源和更高明之处,品读永州今天与您共同品读东安广利桥的传说与神奇。
“游人莫来此,来此须终老”,说的是东安县紫溪市镇不仅有“鱼米之乡”的富足,更有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美景。数十里紫水,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层层稻浪,青青果园,座座白墙红瓦小洋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这里山青、水秀、塔奇、石美。
【同期】记者匡一冰
品永州观天下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现在走过的这座桥呢
是位于紫溪市镇花桥村的广利桥而这条河呢是紫水河的支流印水河
相传广利桥它是当地的文氏兄弟所建他曾先后在这条河上建了三座桥
唯独广利桥最美最好最齐
而广利桥它也寓意着广利众人万民称便的意思
广利桥位于距东安县城20公里的印水河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修建,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属石拱廊桥型,廊上飞檐斗拱,雕龙刻凤,富丽堂皇,桥下流水终年不涸不溢,是东安县内至今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座古桥梁,早在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就将广利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溪市镇是广西全州进入湖南东安的第一个小口岸,清朝乾隆年间,每月逢“十”赶墟,是湘桂边境土特产的集散地。当时河上虽有渡船,但渡人缓慢,很不适应生意人过河经商和当地百姓两岸来往的需要。镇上的大户文世昌、文世宝两兄弟决定出资修桥,如今看来,这也是致富不忘乡亲,发财回报社会的善举了。
广利桥东西走向,,桥高7米,,桥墩三拱,拱高6米,布局疏朗匀称,桥孔与水中倒影相连,如同半浮水上半沉水下的皓月,雅秀之极。两端用青石砌成,又各起一暗拱,不经意看不出来,所以广利桥实是五拱,取“五魁首”之意,同时又加强了排洪泄洪的功能。桥拱脚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刀锋状,有如“金鸡脚”。古时建桥师傅有个习俗,在桥拱合龙时特意留一空洞不砌,由一年长师傅在别人不注意时突然喊起某人的名字,若答应了并赶快放一块石料嵌上,那人死后就会升天成为桥神。广利桥合龙时,老师傅喊的这人身旁没有砖,手上正拿着一块水豆腐,就顺势补上空洞,结果就成了“金鸡脚,豆腐腰”
,为减轻桥身自重,桥面只用了三块石板,其余均改用黄土填平。传说虽然不足为信,但“金鸡脚、豆腐腰,莫把石板垫路腰”确有其科学原理。
[同期] 东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馆员雷建林
这个广利桥在设计方面很巧妙它的造型很精美有富有地方特色
它很精妙很有特色的地方主要是体现在哪个方面呢
第一个就是桥身有三拱它中间两个拱桥处的最下方

这就俗称“金鸡脚”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它的桥身上面
它不是全部都是石板路石板路下面它还填了黄土
这个俗称就是“豆腐腰”它有什么作用呢
这个“金鸡脚”就是当发大水的时候河里涨洪水的时候
可以减轻洪水对这个桥墩的冲击力
这个“豆腐腰”呢就是减轻这个桥自身的负荷
所以对保护这个桥的坚固起了很大作用
广利桥全用青石砌成,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设十七间拱亭,用七十六根木柱,柱列整齐,柱高一律,穿斗式柱粱结构。三架粱做成祥云状,既起到了基本框架支撑的作用,又美化了上层空间,人行其中,赏心悦目。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头间置木凳供人小憩。游人坐在长凳上放眼远望,印水河蜿蜒而来,河边翠木簇拥,耕地田园,鸭戏水中,

品读永州之 广利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