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韵
文/张倩钰
烟雨蒙蒙中登上了平遥古城,这座我国唯一一座以整座古城申遗成功的古县城。褪去的,是宠辱毁誉是是非非;褪不去的,是风霜洗礼古朴典雅。古城,像是一位远离现代纷繁的老者,遗世而独立。
。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俨然是脱离于现代城市之外的存在。县衙、城隍、票号、镖局。这是一座反映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民俗的博物馆。
不同于西安的老城墙,不同于丽江的古建筑,平遥古城的风韵独一无二。它不仅仅是文化遗迹的保留叠加,更是创业精神的暗流涌动。在这片并不肥沃的黄土地上,晋商,从这里启程,汇通天下,让这里成为古代中国的华尔街。
坐落在西大街上的日昇昌票号被称为是现代银行的始祖。票号门前的车辙印,森严的铸币高墙,分工井然的三进院落,这里曾经的庄重与繁盛不言而喻。
票号有严密的组织分工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一走近这个精雅的三进院,院落分工井然,同时内部组织结构也精简严密。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这里的内部管理制度。我们总在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制度,却不曾知道在清朝一个"乡下”票号里实行着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有着个人利益与票号经营相关联的股份制度和严格的休假制度以至精密的防伪密押措施。票号在一百零八年的风风雨雨中不曾出过一次纰漏,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
包括日升昌在内,这里有占全国一半以上的票号。它们践行了晋商精神中的诚信与创新精神。大量的白银进进出出,无信则难立。平遥帮,太谷帮,商帮商会抱团互聚,无义则难聚。走入大院,抬头看到的不是四角天空,山西商人永不会束缚在四角天空中,他们看到的是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商机,任意驰骋。他们不会束缚在狭小的土地上,更不会被学而优则仕,重农抑商的观念捆绑住思想,那些创新的制度,大胆的尝试正是他们的眼界与心胸的体现。
尽管古城在革命的风潮中渐渐喑默,但它曾经带给我们的荣耀、经验与教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离开平遥时又下起了小雨,回望雨中古城,风韵更浓。晋商文化,不将只是一个历史。晋商文化,在路上。
文化寻踪--古城遗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