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山西永济中学尚裕红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彻底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重新调整了教材、教师、学生、媒体相互间的关系。为了解决在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低,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应围绕新课程理念进行设计,从问题讨论、场景再现、平等交往、开放题来设计探究式、情景式、互动式、开放式生物教学。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作出的战略性规划。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生物教学探究式生物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
这种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是:依据生物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物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探究式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哪里来?问题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生物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1)“捕捉新奇‘出’问题”。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基因工程”、“爱滋病”、“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学生初次接触克隆羊多莉的报道,很容易产生诸如“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克隆人?”、“能不能克隆其它动物?”、“克隆技术有何用途?”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发现矛盾‘出’问题”。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因此,“黄豆种子在萌发成黄豆牙的过程中,有机物减少了”。关于这一说法,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即“有机物减少了,而黄豆牙的重量为什么又增加了呢?”讨论这一问题,就可知晓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多于有机物的分解量,因此,其重量反而增加了。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
(3)“追根溯源‘出’问题”。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男是女,女传男,即色盲男性的色盲基因一般由其母亲传来,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又由她的父亲传来,如此向前追溯,学生就有“这个家族的色盲基因最初是从哪里来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能快速切入基因突变的知识;
(4)“纵横比较‘出’问题”。神经调节中我讲到“反射”时,举“手接触到火会不由自主地缩回”的例子,“缩手反射”是一种对火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那么它是否属于“应激性”呢?相近概念的比较,可以产生这个问题,讨论这一问题,就能加深对“反射”与“应激”异同点的理解。当然实际生物教学中,教师诱导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激发的是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施探究式生物教学,学生构建了生物新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生物教学
情景式生物教学是指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目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