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提高党员素质的长效机制.doc健全提高党员素质的长效机制
保持党员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既有赖于党员自我努力,又需要外力推动促进,既要坚持传统做法,又要创新制度,以长效机制来保障。
健全学习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的知识素养
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用先进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一要有针对地安排学习培训内容。党员学习培训应以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具体到不同群体党员,应根据其职业和身份对素质的特定要求,有所侧重地确定学习培训内容。二要灵活多样地开展学习培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党员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要用健全的制度规范和促进学习。建立学习日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每周至少保证一次集中学习时间。农村、社区和企业党员,根据他们的行业特点、地域分布及生产生活的季节性变化等特点,合理进行安排,以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党员可在冬春农闲时节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建立督学、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年初基层党组织制定年度集中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促。述学,即由党员在党员大会或党小组会上,讲述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评学,即由党组织对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议评比。考学,即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进行政治理论知识水平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党员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提拔的必备资格之一。
健全实践锻炼机制,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践是党员体现先进性和实现价值的根本渠道。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党员要以服务承诺为重点,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企事业单位党员要以爱岗敬业为重点,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活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农村党员要以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为重点,以“双建双带”为载体,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小康建设的带头人。二是实行党员责任目标管理。结合从业特点和岗位职责,年初提出党员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并列出自定目标、指定目标、升级目标,支部与党员个人签订目标责任书,个人制定实现措施;年中自我检查目标进行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措施;年底由支部对党员责任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总评,作出结论。通过目标管理鼓励党员正确行为,促使奋发向上。三是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采取下基层挂职、驻村包点、结对帮扶、访贫问苦等形式,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感情。实行联户制度,即联系大户促发展,联系贫困户促脱困,联系特情户促稳定。建立调研制度,定期下基层察民情、体~、解民困,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塑造党员的良好社会形象
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管理。提高党员能力素质是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以完善“三会一课”制度、谈心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为重点,赋予传统制度以时代内涵,探索新时期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有效办法。弘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建立党员在组织帮助下,定期以征求意见、民主评议为基础进行自我剖析、查找不足、深入整改的党性分析制度,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党内生活。探索“IC”卡党证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社会监督,探索颁发党员证、佩戴党徽、挂党员提示牌等形式,使党员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
健全提高党员素质的长效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