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如何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
在新的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倡导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课改至今已走过了五个年头,而且第一届新课改的学生已经毕业,可以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教学过程的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导致了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体作用,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致命错误,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的初衷。
混淆了能力与方法的关系,只知能力的培养,而完全不顾方法的形成与培养,殊不知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一定的方法可以训练并培养能力,最终到达提高能力的目的。
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仅仅只想到了备教法,完全不懂得备学法,即使有备有学法,也只是流于形式,根本不管方法是否合适,更不用说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遇到具体问题时应该采取哪种方法。
究其原因,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的培养,对过程与方法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忽视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引导,完全不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实现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重视过程与方法在三维目标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弥补和完善其“缺位”和“空挡”,积极探索过程与方法作为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环节,是为了达成“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所采取的学习过程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其中“过程”是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探究中,经历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的过程;“方法”则是学生为了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而采用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可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连接“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与纽带。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定“过程与方法”为三维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彻底改变,开始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应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是学生如何思考问题的指引者,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负责对学生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实际、认知特点出发,建构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从根本上把教师和学生都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大家普遍认为“过程与方法”仅仅是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过程和手段罢了,根本没有认识到其不仅是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目标。作为一种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经历、体验的反映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的外在表现,其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经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进而形成抽象和概括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借助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
“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
王小朋课题结题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