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地区文化产业思考
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地区文化产业有什么基本要求,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合二为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近年来,“文化产业”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新名词了,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条件下,文化产品固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日益凸现,文化产业本身也将在以知识为资本的前提下,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并提供必要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关调查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当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等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这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城乡文明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政府有效引导和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相结合,培育文化市场大格局。
综观一些地区文化市场,普遍存在资源分散、规模狭小、层次较低、市场整合程度不高等有碍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要配置好文化资源,必须注重研究和实践文化市场建设规律,做到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着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文化市场,提升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政府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对文化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打破条块分割,加强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鼓励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融合人才抓好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深入研究和灵活运用文化产业的市场规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事业单位,发挥部门优势独立经营、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在企业化管理中,吸纳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名人,发展行业性文化集团;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与经济单位结合,在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本的结合中,推进文化向一、二产业渗透,实现文化领域的拓展与延伸;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与社会法人多元投入,以市场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为基础,以市场运作机制为纽带,形成“政府主办、市场动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着力构建一批新型文化产业市场。
三、地域文化资源与有限资本转化相整合,构建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格局。
在我国,一些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丰富,但是这些文化资源大多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远离市场,远离消费者,相当一部分内容游离在市场经济之外,可开发和转化的空间还比较大。为此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逐步实现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一是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就一个地方而言,文化领域内的无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渊源、有浓厚文化积淀的珍贵文化遗产。通过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发挥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的民俗民间文化,形成以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风景区为
对发展地区文化产业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