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煤气炉的操作
作者/来源:裴贺胜,赵彦军(安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原料气分厂,河南安阳 455133) 日期:2009-2-6
1 合理控制料层高度
合理的料层高度,应使气化剂和料层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并保证燃料沿炉子横截面均匀分布,因此,要求燃料层有一定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700~1900 mm范围内。
其中:灰渣层高度 250~300 mm
氧化层高度 400~450 mm,温度1000~1200 ℃
还原层高度 500~550 mm,温度800~1000 ℃
干馏层高度 250~300 mm,温度550~800 ℃
干燥层高度 250~300 mm,温度450~550 ℃
入炉煤粒度大、水分含量高,要求气化强度适中时,料层总高度控制得高些,反之宜控制低些。用劣质煤作气化原料时,料层不宜太高,料层总高度应控制在1500~1700 mm为宜(从炉箅顶层以上算起);如果煤中掺烧部分强度好的煤(焦)时,可以将料层适当提高100~200 mm。
操作工一般根据空层的高低来确定料层的高度,所以坚持每小时量一次空层很有必要——按照料层的下降速度来控制给料时间,以维持料层的稳定。日常操作中,一些操作工发现料层偏高,于是猛加炉条机转速,或是发现料层偏低猛减炉条机转速,这些都是极为不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但料层高度难以控制,而且还会增加煤耗。我们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加料量的大小必须依据料层的下降速度而定,以维持料层高度的稳定。
2 确定合宜的吹风负荷
一次风中的O2应该在氧化层中全部和碳元素化合成CO2 和CO,并且使氧化层的高度和温度达到前面所述的要求,为此,应根据炉膛直径和气化强度来调整一次风压。吹风时的下行压力一般控制在15~25 kPa的范围内。
吹风负荷的确定以原料煤的质量结合工艺状况、设备情况等综合考虑,原则上产生1 ~,工艺控制合理或使用优质煤时取低限,劣质煤或工艺差时取高限。对于昼夜温差大,空气密度变化大,鼓风机在同等条件下出力不一样,单位时间入炉风量相差较大时,应注意及时调整风量,一旦确定最好不要随意改动。
对于劣质煤,吹风时间宜短,不宜太长。吹风时间过长,劣质煤易在高温下迅速破碎,增加了床层阻力,吹风百分比选择在20%以下为宜。由于要求吹风时间短,但是为了提高气化强度必须采用强风短吹的手段,才能达到煤气炉内高温的要求,最好选择吹风强度为4000m3/(m2·h)左右,能有效地缩短吹风时间。
3 合理调节上、下吹蒸汽用量
吹风负荷一旦确定,蒸汽用量必须与之匹配,也就是说吹风时放出的热量与制气时吸收的热量必须达到平衡。上、下吹蒸汽用量及时间比例主要是根据吹风量、料层阻力、媒质蓄热状况、设备状况而定,一般蒸汽用量已固定,只允许依工艺状况调整上吹时间。
根据日常的操作经验,、下吹蒸汽手轮阀的开启度分别控制在9~11扣和11~13扣较为适宜,此时的上、下吹蒸汽用量分别在4~6 t/h和6~8 t/h范围内。
劣质煤的蒸汽分解率比优质煤要低,因此水煤气中CO2含量会偏高,如果优质煤产生的混合气中CO2含量为5%~6%的话,劣质煤可以控制在6%~7
煤气炉操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