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师说》讲稿.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师说
韩愈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及“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
2、朗读背诵,理解文义,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韩愈
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洲(治所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802)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现在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新皇帝(唐宪宗)继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洲刺使。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继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
作者简介之二
韩愈在思想上推崇儒道,排斥佛老。在文学上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文风,提倡散体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提出“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等主张。
韩愈的文章雄辩阔论,结构严谨,曲折奔放,笔力遒劲,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散文大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所谓古文运动,是指在唐代由韩愈、柳宗元等人所倡导的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潮流。宋代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就是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阀制度盛行,一些仕禄之家的子弟可以世袭为官,自己不从师也反对别人从师。当时自天子至庶人,都崇尚佛老,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三十五岁,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师说》就是回答这种责难的。
检查预习:给汉字注音
嗟乎!
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官盛则近谀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郯子
苌弘
老聃
李氏子蟠
作《师说》以贻之
嗟:(jiē)
读:(dòu)
不:(fǒu)
谀:(yú)
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ɡ)
聃:(dān)
蟠:(pán)
贻:(yí)
C3
理解课文

《师说》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23 MB
  • 时间2018-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