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一课时)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作者:石桥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08月
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这篇文章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是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本单元前两篇精读课文学习时学到的方法进行有效阅读。阅读提示有提示全文内容,引领阅读的作用。凭借阅读提示的内容,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反复感悟,升华感情。阅读过程中既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语感,又要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落实“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教学准备:
、青藏铁路等方面的资料。
《青藏高原》《天路》,制作青藏铁路有关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反复感悟,升华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青藏高原》,[出示PPT1]和学生一起感受西藏的圣洁与美丽。
,你喜欢《青藏高原》这首歌曲吗?你向往去青藏高原欣赏神奇的自然风光吗?你想去西藏参观神圣的布达拉宫吗?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与圣洁。可是西藏地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交通落后,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建设青藏铁路的战略决策,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跟随建设者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看一看。[出示PPT2]
把铁路修到拉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