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论
内容
提纲
三、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探讨
二、安全文化相关政策
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这一术语。在1991年INSAG一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员工个人中的各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既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组织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至上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为保障电厂生产安全运行的需要,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全面安全文化(Total Safety Culture)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随后对该定义进行了修正后提出:“一个单位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 强调安全心理科学和安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 职工对同伴的安全也有责任感;
(3)每个人在组织中都积极关心同事的安全;
(4)组织的正式管理系统和领导者的非正式管理表现能够激励和增强员工的这种积极关心他人安全的行为。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以人为中心”
(1)任何文化都是围绕“人生”的
中西方文化都是围绕“人生”的,如哲学是研究宇宙和人生的科学。
(2)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的价值观都是“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都是是围绕人生的。所以,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能够各自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并可以互相关联及作用,但在价值观上安全文化所体现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更胜一筹,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生命至上”的精神,正是这种安全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3)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安全文化提高和强化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哲学价值,使企业文化彰显出对员工人权、人本、人性的关爱,对生命健康的尊重,使员工在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情感的交流与温暖。促进和强化企业文化在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层面的落实和实现。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企业安全文化: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 )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安全价值观——是指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安全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是通过员工的行为取向及对安全表现的评价、安全态度等反映出来的,是驱使员工采取安全行为的内部动力。
(2)安全态度——是人们在自身安全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上对安全本身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
武汉大学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3)安全道德——是指涉及职业安全与健康范围的、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和规范。换句话说,安全道德就是顺从安全生产或事故防范的准则和客观规律。
(4)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是指从事安全决策、安全管理及安全作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章制度及其它要求等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同心圆学说)
精神文化:是企业中所有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为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物质层
制度文化:由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制度构成
物质文化: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首要内容是产品与服务,以及厂容、企业标识、文化传播网络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精神层
制度层
物质层
行为层
行为文化: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