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章税收制度第一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第二节税制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
【教材版本】
何珍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税收制度、税法的概念纳税人的基本含义及征税对象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渗透税收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乐学,会学。教育学生履行代扣代缴人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纳税人、征税对象
教学难点:、负税人的区别。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学习新的一章。
新授课
第三章税收制度第一节税收制度与税法(板书)
[讲解]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板书)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的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
。
。
。
、税收条例、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
,是税制的核心。
二、税法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板书)
税制与税法的区别与联系:税制是税法的内容,税法又是税制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税制构成要素(板书)
[提问]
无论什么税,总是规定这种税由谁交纳?这形成了第一个要素,什么要素?
学生回答:纳税人。
纳税人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板书)
[分析]
纳税人是指纳税的人。但我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知道, 纳税者除了有个人, 还有公司和企业。这样看来, 这儿的" 人" 应当既指自然人, 也指法人, 即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 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企业, 只要负有直接的纳税义务。
[分组讨论]
中学生在学校读书,不会成为纳税人,与纳税无关?
[分析]
从纳税人的角度讲,有些中学生已经成为纳税人。如车船使用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中学生作为自行车的使用人,已经成为纳税人。尽管自行车税是一个很小的税目,每年每辆车的税额仅为2~4元,但也必须履行纳税人的义务。也就是说,无论谁只要你从事了应税活动或取得了应税收入,你就是纳税人。
[提问]
同学们都是学习会计专业的,在学习工资的核算这个内容时,会计有一项任务需要计算出每个人应交纳的工资税并报送到税务部门,那么企业是纳税人吗?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提问:企业是什么人?
[讲解]
企业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它是从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交纳的企业或单位。
[多媒体演示]
某屠宰站,屠宰每头猪收取30元的屠宰费。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分别与市国税机关和地税机关签订了代收税款合同,即按照每头猪所屠宰出的猪肉重量折算出销售额,分别为国税机关代收增值税,为地税机关代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个人所得税。后来,由于经济状况不佳,情急之下,该站挪用代
课题第三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制度与税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