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司网络治理.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司网络治理
——李泽慧李帅肖一凡熊婧媛
公司网络治理的诞生背景
网络经济促进了公司治理的发展,催生了公司网络治理
第一,网络经济促进了“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的实现,影响着公司治理的理念,影响着公司存在的价值和社会责任;第二,网络经济改变着经济活动的原有秩序安排,使企业难以在界限分明的市场环境中继续有效使用原有的治理机制,使公司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以增强其灵活性;第三,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对公司运作目标、对资源整合和创新模式的认识发生变化,更强调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协作创新、对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第四,网络经济为社会网络型组织治理模式,提供了网络化治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
一、理论基础
网络治理也被称为网络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合作网络的治理,它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治理新方式。在网络治理框架下,政府部门与公民的密切合作关系是保证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发挥网络治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培育发达的公民社会、塑造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和互惠的行动策略以及形成政府和公民的良性博弈关系。
二、增强网络治理力度
一、培育发达的公民社会
二、形成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三、网络治理框架下,公民和政府的博弈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理论日益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是民间的公共领域。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教授认为,合作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他在“重复囚徒困境”的计算机游戏竞赛的设计中得出结论,“一报还一报”是最优的行动策略,即开始选择合作,然后就按对方上一步的选择去做。合作是网络治理的本质和核心。
网络治理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赖、共同合作,相互交换资源并进行协商利益的持续互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它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科学。在网络治理框架下,公民和政府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对方的策略和选择。这就是说,公民和政府在网络中也要时时刻刻进行利益的博弈。我们假设公民和政府利益博弈,都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这样在一次性的博弈格局中,公民和政府就会陷入“囚徒困境”的危险。
获益
公民的选择
合作
背叛
政府的选择
合作
R=3,R=3
S=0,T=5
背叛
T=5,S=0
P=1,P=1
R:对双方合作的奖励
T:对背叛的诱惑
S:给笨蛋的报酬
P:对双方背叛的惩罚
公司网络治理
与共同治理
的趋同性分析
随着股权的分散、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增加、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等非财务资本对于企业经营的日益重要,产生了基于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共同治理模式,强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的广泛参与。传统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体现一种追求效率的原则和目标,而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共同治理模式则更侧重于企业和社会整体的帕累托最优,强调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体现了一种追求公平的原则。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治理环境的变化使治理任务所依赖的路径发生改变,引发治理形式的逐渐转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形式—网络治理。网络治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

公司网络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54 MB
  • 时间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