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公转及其意义
要求: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速度和黄赤交角。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划分。
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一、地球的公转运动概况
2、轨道
1、方向
---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椭圆轨道
A
B
C
D
E
F
1、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
2、地轴平行;
太阳应该位于哪个焦点上?
近日点
远日点
3、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即365天6时9分10秒
4、速度
地球处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角速度:约每日1度
线速度:约每秒30千米
下列有关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速度最慢 B、夏至日速度在变慢 C、冬至日速度最快 D、冬至日速度在变快
B D
近日点是1月初,而不等同于冬至日;同样的,远日点是7月初,而不是夏至日。
区别
项目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运动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
自西向东(侧视)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俯视)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除南北两极为0外,其余处处相等,为15°/h
360°/年≈1°/日
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约30km/s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轴
黄赤交角 °
黄赤交角
春分 秋分 春分
夏至
冬至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
12h
12h
12h
20°N 13h13m
20°S 10h47m
60° 18h30m
5h30m
5h30m
10h47m
13h13m
18h30m
地球的运动(公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