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
新盈中心学校 唐雪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5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俑”是什么东西?俑是葬墓中的陪葬品。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初步感受秦兵马俑。
2. 过渡: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可见秦兵马俑还有很多让我们震撼的地方。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课文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 师:请大家看看第2自然段。这一段的开头就告诉我们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下面我们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 生自己读
3. 指名交流
(师补充: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我们学校有一千零几十个学生,兵马俑数相当于近八个我们学校的学生数。)
4、教师引导归纳。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主要表现在:(1)占地面积大,(2)兵马俑数量多。
5、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如果在座的老师需要一个导游,谁愿意给老师们解说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学习过渡段
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像~~~~说的那样规模宏大,而且这个过渡段还告诉我们下面将讲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四、学习第4——7自然段:
自学4-7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并在读中感悟。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其他同学猜。喜欢相应俑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师指导朗读将军俑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不喜欢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下面我们一起来当一当将军,好吗?“将军们!”“在!”(全班同学用铿锵有力的语调朗读将军俑这一段)
(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
五、学习第8自然段.
。后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
师评价:能征善战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勇武干练思乡心切
,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吗?
六、学习第9自然段。
1、师在音乐背景下用语言扇动学生的自豪感。
2、请生自由读。师生接读: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
《秦兵马俑》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