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内容摘要:音乐人才的培养,应该作到“三基”:基本文化智能、基本音乐智能,基本教育智能;“五多”:多听、多练、多演、多思、多创。音乐的学习要建立在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作到“三基”“五多”,只有如此才能学好音乐,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的音乐教育人才。笔者从小学习音乐,长大后又在音乐院校教授音乐,教学相长。然而,音乐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学了半辈子,到头来,还觉得没有学好,不能适应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到底怎样才能学好音乐呢?怎样才能培养好音乐人才呢?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名音乐院校的教师,应该研究这个问题,设法回答好这个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三基;五多;人才;培养
学好音乐,培养好音乐教育人才,可以建立在“三基”和“五多”的基础上进行,“三基”是指:基本文化智能、基本音乐智能、基本教育智能;“五多”是指多学、多练、多演、多思、多创。其中每“一多”又可分为三项,总共“十五多”。 一、“三基”
“三基”是指基本文化智能、基本音乐智能、基本教育智能。“基本智能”可认为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谓“基础性”,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终身不断学习的“基础”。所谓“综合性”,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指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项重要智能。
(一)基本文化智能
很多人之所以不重视“基本文化智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基本文化职能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基础文化智能,就是要学好学校所开设的全部文化基础课程。在此,笔者特别提出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艺术概论三门课程的重要性。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在学习和研究中才可能辨别出或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了正确的、多种多样的方法,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选用适当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概论,是指艺术起源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只有科学地认识到艺术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我们的工作才可能做好。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就是“盲动”,就很难达到实践的目的。
上述三门课程,是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必备基础,一定要学好。
(二)基本音乐智能
基本音乐智能,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音乐本体的智能,二是音乐与社会各方关系的智能。
音乐本体智能,可以规划为“创作——作品(乐谱和音响)——表演——听众(社会)——(创作)”的循环体系。音乐教育人才要掌握四个环节的基本智能,掌握它们的组织结构、性能、功用、相互关系及其基本理论和实践。
说更加具体和通俗一点,就是要学好学校所安排的所有音乐课程。当然,这些音乐课程应该是科学、合理、有序的,且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是与时俱进的。
笔者认为,要特别重视循环体系中的“音乐创作”,尤其是歌词、歌曲的创作。音乐创作是音乐的基础,只有学会了音乐创作,能够独立进行音乐创作,才真正理解音乐和掌握音乐的本质。同时,音乐创作又是音乐实践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一项智能,因此音乐创作应该是所有音乐人和学习音乐的人必须掌握的智能。
(三)基本教育智能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和继承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是一个民族振
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