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1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报告
新闻导航
SITP 简介
· SITP 简介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
· 2008 年上海市创新项目结
Program,简称 SITP),是我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开展题答辩
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使本科生尽
· 化学嘉年华活动
早接受科研训练、尽早熟悉企业、了解社会实际,掌握基本的科学
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 化学系第六期 SITP 开题答
辩
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 化学系创新俱乐部
SITP 项目主要源于科研、教学、生产、工程、设计和管理等方
面的项目,并将这些项目细化、分解为子项目,课题执行的各个环
节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立项要有具体、明确
可操作的实施计划。
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实施 SITP 计划的主要平台,面向全
校本科生开放。希望各创新基地的负责人及有关院(系)的领导高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一期 SITP 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大学生创新
实践基地实施 SITP 的情况今后将作为基地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第
好奇,求职,创新是全人类共同
一期 SITP 的实施于 2006 年 6 月开始。拥有的财富。
2 一、2008 年上海市创新项目结题答辩
学科融合:
第三次科学革命?
2011 年 3 月 17 日晚六时半,颇受关注的 08 上海创新项目结题答
“融合”究竟是一次革命还
辩在化学馆举行。莅临现场指导的有化学系朱忠良、曹中成、石硕
是说只是科学发展的趋势?
和四位老师,创新俱乐部各位同学也全程参与该结题答辩。此次答辩
会上,07 级金雪萍和 08 级丁长钦同学为大家带来了精彩展示,最终
研究型大学中,人们一直
都在热议所谓的“下一个的事 答辩会圆满结束。
件”:即生命科学、工程学和
自然科学的大“融合”。在很
多人看来,这个大杂烩似的多
学科融合,有助于研究人员解
决一些最深奥的问题,例如大
脑如何运作、癌症因何而起、
怎样可持续地合理利用能源
等。麻省理工学院最近递交的
白皮书中,作者这样写到:
“学科融合是一次革命,是思
维”方式的一次转变……‘融
合’意味着,对于所有的科学
研究都要进行广泛的重新思
考。”
或许,研究人员会觉得融
合之类的词早有耳闻,还可以
金雪萍及其小组成员查阅文献之后了解到 G-quadruplexes 可以阻
理解。在不同的领域之间,工
具和方法的融合并不是什么新止端粒酶对端粒 DNA 的识别而抑制了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从而达到促
概念: 进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所以该小组历时两年进行了 G-quadruplex 为
靶点的金属配合物作为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
3
2010~20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