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论文:浅谈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摘要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社会意识的普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人的关注和重视。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在对日本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利弊分析的基础上,引出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日本相关法制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国内现阶段如何规范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司法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公司法社会财富
众所周知,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之一,企业总体水平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总体效益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跨国公司对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企业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当代,公司负有社会责任已经不容置疑,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及社会与和谐关系的核心思想,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有四个层次:法律责任、市场责任、企业对自身员工负责、企业对社会、社区、环境等承担责任。
一、日本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路径及其利弊分析
观察日本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演进,不难发现其内涵的各个方面,交由各个方面的法律分别处理。而在关联最大的公司法领域,即便对于公司目的采取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也没有完全排斥其他利益调整的原则。对于公司法本身如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除了利用该法中既有的各种制度外,并没有提炼制订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原则性规定。而司法机关的判决,对于相关立法规定进行了充分合理的阐释,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与原则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规范公司社会责任的新模式,是通过企业团体所制订的自律规则,来约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它们虽不具备法律强制力,但事实上的拘束力,促使加入这类企业团体的成员自觉遵守。更关键的是,这些自律规则要求其团体成员必须详尽说明披露其义务,使得公司的股东及其利害关系人,能理解该公司是在何种策略下善尽其社会责任。相反地,若其成员没有有效遵守义务,则将受到一定的制裁。除此之外,日本企业已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的趋势,换句话说,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公司经营的风险。无论是以自律规则取代公司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还是公司社会责任已经内化于企业日常经营中,均与公司法有所连接。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现状、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农民工待遇过低导致广东、江浙等地的“民工荒”,到麦当劳小时工薪酬畸低引发网络上对黑心跨国公司的口诛笔伐;从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再到频频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和特大矿难事故,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规模凸显出来。新修订的《公司法》中也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义务。
与日本相比,我国在如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制度与理论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法制规范层面而言,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企业自律方面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甚至是空白的状态。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面临种种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外部监管不到位,以及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均普遍或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在:(
社会责任论文:浅谈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