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功能要求、经济条件。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6、试述园林绿地的功能(1)改善城市气候(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3)满足使用功能(4)美化城市面貌(5)防灾避难(6)产生经济效益。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试述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1) 园的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2) 园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3) 规划布局上以植物造景为主。
(4) 园内的养护管理上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5) 着世界性交往的日益扩大,园林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4、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8、艺术美的具体特征是形象性、典型性、审美性。
9、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光影色彩美、朦胧美等五个方面。
10、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11、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2、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3、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4、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15、分车绿带的种植可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敞式种植两种类型。
16、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改善气候、蓄水防洪、改善卫生环境、给水供水的水利功能。
17、孤植:一般是指乔木或灌木的单株种植类型。
18、对植: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种。按一定的轴线关系,做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19、道路绿化:是指以道路为主体的相关部分空地上的绿化和美化。
20、休闲广场:是集休闲、娱乐、体育活动、餐饮及文艺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21、地形的表现方式有:等高线表示法、标高点表示法、蓑状线表示法、模型表示法、其它表示法。
。该比例应不低于30%。
~6m,园路宽度为2~3m。
30、树池式种植行道树其池的边长或直径不得小于(),长方形的短边不得小于(),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2)。
31、树池式种植行道树,从树干到靠近车行道一侧的树池边缘不小于(),距车行道缘石不小于(1米)
34、一般干道分车带上可以种植(70厘米)以下的绿篱、灌木、花卉、草皮等。
35、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宜选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45、居住区建筑布置形式有(行列式布局、周边式布局、混合式布局、自由式布局、庭院式布局、散点式布局)。
46、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有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化四大类。
48、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以(800-1000米
园林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