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质量管理论文质量管理方面的论文
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分析
摘要:进入了21世纪之后,“横向一体化”思想开始兴起,一种新的运营与运作思想模式——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建立这种高效精细供应链的目的在于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地开发新产品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现有的及潜在的需求,赢得客户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的信赖。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horizontal integration "thinking began to pop up as a new operation and thinking mod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me into being.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ment of such a highly efficient supply chain is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quickly with fewer resources, low cost, high quality products and meet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ustomer's needs and gain the customers' trust on the enterprise Brand and product.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质量管理
Key words:logistic;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01-01
1质量的涵义
在制造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制造企业是通过在各制造环节中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增值以此来实现企业价值。从对质量管理学科中产生严峻影响的质量界巨匠对质量的论断中,能够将质量的定义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服务的特性符合给定的规格要求,通常是定量化要求;二是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期望。
第一类定义的代表人物是克劳斯比和田口玄一,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规定要求,而田口玄一则认为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带来的丧失。第二类定义的代表人物有休哈特、朱兰、戴明、费根堡姆和石川馨,其中被广为传播的定义是朱兰博士的适用性质量,朱兰博士认为产品质量就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即适合使用的特性。其实休哈特博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质量有过精辟的表述,他认为质量兼有主观性的一面(顾客所期望的)和客观性的一面(独立于顾客期望的产品属性);质量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是一定售价下的价值;质量必须由可丈量的量化特性来反映,必须把潜在顾客的需求转化为特定产品和服务的可度量特性,以满足市场需要。正是由于质量的主观性一面,质量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样正是由于质量的客观性一面,使得对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成为可能。
2质量链与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链管理是供应链环境下产生的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及模式。从企业内部看,质量链起源于企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也包括对产品的设想、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全部过程,这些过
物流质量管理论文质量管理方面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