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二物理声现象.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二物理——声现象
主讲教师:王婷
主审教师:何大衡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声现象
目的: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5、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6、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7、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和距发声物远近有关系
8、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9、常识性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点: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难点:1、声音靠物质来传播
2、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3、区别音调与响度
【方法指导】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呢?
1、通过对发声现象的观察知道发生体在振动,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
不同。同学们初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因此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观察目的,培养观察能力。
例如观察“音叉使悬吊着泡沫塑料球弹开”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应先注意观察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时,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这时泡沫塑料球跳动,且随音叉声音的停止而停止跳动。通过前后实验现象的对比,同学们应思考: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它为什么跳动?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看到音叉振动,但可以从泡沫塑料球的跳动推想出发声音的音叉在振动。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直观地观察到发声物体怎样运动。且形成对振动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可以找一根橡皮筋,拨动拉紧的像皮筋,使之发声。就可以通过实验认识到拨动后的橡皮筋的这种往复运动叫振动,从而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一切”两字有其广泛性,如发声的喉头、鸟、蟋蟀的发声器官、锣、鼓等乐器的发声。因此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1、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媒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实验是其论据。因此要仔细观察“真空铃”
实验并记清楚。先让电铃持续发声,开动电动抽气机,这时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听不见。停止抽气后,向玻璃罩内逐渐放入空气,这时电铃的声音又逐渐增强。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事例,或通过课本上的小实验来体会。
声音的传播有反射回来的现象,很有趣。要学会利用回声测距、测深度的道理、学会计算。但要注意:时间往往给的是声音一次来回时间,求距离往往是发声物到某一目标的单程距离,因此要把时间除以2,这点在计算中有些同学常常疏忽大意。
二、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
音就是音调低。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
3、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三、噪音
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

初二物理声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