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讲话第一辑
道源法师讲述
许宽成居士记
——在台中市灵山寺——
道源上人佛堂讲话叙
一、念佛须知了生死
二、念佛当发菩提心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
五、念佛必须认真念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
七、念佛平时须相续
道源上人佛堂讲话叙
台中灵山寺向由德真德钦二师主持,修行精进。民国三十八年己丑,李雪庐老居士自鲁来台,得其领导,说法讲经,念佛作七,弘扬净土。庚寅起,每岁春冬,且必作佛七二次,与会者咸欢喜踊跃。四十六年净宗讲堂落成后,益形跄济。四十七年戊戌仲春,延请基隆八堵正道山海会寺道源上人为主七师,念佛之余,每晚开示,系统厘秩,组织谨严,本末先后,一以贯之。其标题:第一曰、念佛须知了生死;第二日、念佛当发菩提心;第三日、念佛切勿起疑念;第四日、念佛决定愿往生;第五日、念佛必须认真念;第六日、念佛结期应求证;第七日、念佛平时须相续。一为自利,二为利他,三为信,四为愿,五为行,六为加行,七为常行。以发菩提心为第一要义,以信愿行为实践功夫。而于正行、加行、常行,尤苦口婆心,切切实实,特别提示。语似平淡,而义极高深;深入显出,闻者心豁。雪师当时为偈颂云:‘此事专为求一心,不高深处最高深;果能念念了生死,满眼皆成七宝林。’盖有以也!
上人俗姓王,世居河南商水周家口,民国八年弱冠出家,十二年受具足戒,十六年至抗战期间,亲近慈舟大师,为入室弟子。大师平生,弘华严教,持比丘戒,修净土行。上人师承无间,得其神髓。又上人鉴于世之弘法者,每执空谤有,执有谤空,发愿冀转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之中道法轮,因号中轮沙门。其志事之峻伟,足资赞叹矣。
台湾省立农学院教授许宽成师兄,曾将上人当日开示语,本本原原,记录成帙。上人加以润色,题曰‘佛堂讲话’,分期发表于中国佛教月刊,读者珍若玙璠。兹者醵金印为专册,以广流布。窃望同道之士,共发菩提真心,矢信不疑,矢愿不尽,矢行不息;念玆在兹,择玆在兹。七宝园林,当前即是;莲邦消息,何待他求。承属弁言,辄述叙梗概,聊与上人结此胜缘耳。
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六月,菩萨戒弟子周邦道,于台湾省立农学院
佛堂讲话(第一辑)
净土宗中轮沙门道源讲
菩萨戒优婆塞许宽成记
一、念佛须知了生死
今天得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诚属殊胜因缘。台中佛法兴隆,‘打七’乃是常事;道源来此参加‘打七’却是第一次。贵寺德真住持,过去因感觉念佛人多,佛殿太狭,同德钦监院,发起建筑讲堂;又承诸位檀越协助,巍峨庄严的讲堂,得以大功告成,真是功德无量!道源能够和诸上善人在这台湾佛教最大的讲堂中打七用功,感觉非常荣幸!
打佛七,只须一心念佛,不须讲话,所谓‘行起解绝’。若是在念佛堂中讲话,那是‘打闲岔’。既是打闲岔,为什么还要讲话呢?因为我们众生和诸佛不同,‘众生以差别为性’,其根机不是一样的。在座诸位出家师傅,及各位老居士,不但自己会用功,而且能够领导别人用功,自然不须要讲话。但有一般人,须要听讲以后,才能提起精神,精进办道,那就必须讲讲说说,以作助道之缘了。尤其是道场中,有初发心的人,他们对于打七的意义,尚不甚明白,是则更须要讲话了。
打七的目的在甚么地方?在‘了生死’!若对此目的不明,则念佛就没有甚么意思了。普通人到寺里来念佛,为的是向佛祷告,希望能够消灾免难。求消灾免难固然是好,但这不是佛的本意。还有一种人,因为现生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到这里念佛,求佛保佑,希望来世能够事事如意。求来世如意固然也好,但仍非佛的本意。另有一种人,觉得人生没有意思,即使大富大贵也没有多大快乐;希望以念佛的功德,能够升天。来生得能升天,这固然也是好,但亦非佛的本意。
佛的本意在那里?在令众生‘了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因为生死轮回是大苦!
今天所讲的话,可分成三段:
第一、学佛应先知苦:倘若不知苦,则学佛亦学不好。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说法度生,首先度五个人,即是憍陈如等五比丘。所说之法,就是‘四谛法’。四谛法之第一就是‘苦谛’,可见‘知苦’是何等重要了!‘谛’就是真实之理,一切众生,皆在受苦,这是真实不虚的。但众生迷而不觉,总以为有快乐可得。不知不但地上的众生是苦,天上的众生亦还是苦,所以谓之‘苦谛’。苦必有因,‘集’就是因。‘集’是聚集起来的意思,前生所造的种种业,聚集起来,招感今生的苦果,今生的苦果,决定是前生的‘集因’招感来的,所以谓之‘集谛’。佛说我自己没有苦,我的苦已‘灭’了。‘灭’就是寂灭,也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佛果。证得寂灭的佛果,真实灭除一切苦恼,所以谓之‘灭谛’。佛果由何而来?由‘道谛’而来。若能修‘道’,一定证‘灭’,所以谓之
‘道谛’。现在明白了佛说的四谛法。我们要‘证灭’,就必须‘修道’
佛堂讲话第一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