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感受法律的尊严
法律护我成长
走近法律
法不可违
调节行为的规则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加强自我防范
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
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第七课
第八课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道德、纪律、规章、法律。p87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P86
项目
名称
道德
纪律
法律
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作用力
自然形成
单位、团体制定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
社会范围
本单位、团体成员(局部适用)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舆论、习惯、信念
单位、团体行政力量
国家强制力
法律与道德、纪律的比较
法律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87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1、规范作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2、评价作用。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3、保护作用。法律是国家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P89-90
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p93
违法行为的分类: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按违反的法律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按情节和危害性
相同点
不同点
一般违法
犯罪(严重违法)
危害性
触犯法律
处罚
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较小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法以外的法律
刑法
民事或行政处罚(较轻)
刑罚处罚(严厉)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P6 练习册
刑法的含义:
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p94
刑法的作用: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们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p94
犯罪的含义: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最本质特征)。
2、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3、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p94
犯罪的基本特征:
P94-95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复习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