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供中药等专业用)
《中药鉴定学》
实训指导书
主编彭志芬
副主编王小平周铁文
编者彭志芬王小平周铁文
陈文吴卫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7年7月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阐述中药鉴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为中药学、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中药学各专业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和《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实训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力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与国家药品标准、中药现代化要求相统一,与《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相衔接,注重吸收中药鉴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教材整体内容的优化,力求内容充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全书内容包括总论、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中成药类的实验指导5大篇,共40项实验。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业务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和完善。
《中药鉴定学》编写组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组织制片
【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地点】中药鉴定学实验室
【实验器具准备】显微镜、培养皿、毛笔、刀片等;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
【实验要求】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徒手制片的制作和永久制片的制作过程,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熟练显微镜的使用,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药材的横切片或纵切片,操作简便,迅速,制成的切片能保持其细胞内含物的固有形态,便于进行各种显微化学反应。熟悉永久制片的制作过程
【实验内容方法】
(一)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主要用于临时制片,制片迅速,更为重要的是制片过程中没有复杂的化学处理,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天然色彩,真实地反映植物细胞组织的本来面目,也利于显微化学的观察,因而必须熟练掌握。
1、 材料的软化
(1)热水浸泡法:材料置600C温水浸泡数小时。本法适用于纤细的根茎、根、全草、叶、花等质软而细薄的材料。
(2)水煮法:材料置沸水中煮一段时间,软后取出。本法适用于软质的根、根茎、茎木、皮类等材料。
2、 切片方法
(1)手持法:先将材料断面削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下端,用中指或无名指托住,使材料高出拇指和食指,并注意食指应略高于拇指以防切片。然后用右手平拿刀片,刀口向内,并与材料的断面平行,切时应用臂力以轻微均匀的动作向后拉切,不得断续,更不得来回拉力,切片以薄而透明,组织、细胞形态清晰者为好。
(2)夹持法:取夹持物切成适当大小,纵向剖开一定深度,将材料夹入按手持拉切,切下的片子放入培养皿中即可。
(3)压切法:将材料放于切片板上,左手中指及食指轻轻压住材料,右手持刀自左向右或自上而下切削,切片用毛笔挑入培养皿中备用。此法刀刃易伤,应避免刀刃与板接触。此法对于细小果实种子类或某些较硬的材料效果比前二法要佳。
3、不染色装片
用毛笔挑取或用镊子轻取透明的薄片放于载玻片中央,直接观察或用水合氯醛透化后加封芷剂盖上盖玻片即可。
4、染色装片
(1)番红染色:将手切的薄片移入置番红水溶液或酒精中进行染色,番红染色2~24小时,酒精溶液染色1~24小时。
(2)冲洗:染色后用水或5%酒精冲洗,除去多余的番红色水。
(3)脱水:用30%、50%、70%、80%不同浓度的酒精依次各浸约5分钟,以逐渐脱除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如果番红染色是用酒精液,则可自5%酒精开始脱水。
(4)龙胆紫二重染色:将脱水至80%酒精溶液的切片用龙胆紫酒精溶液染1~5分钟可使纤维素细胞壁呈紫色,如龙胆紫染色适宜即可,用80%酒精浸洗后,用90%及无水酒精(二次)各2分钟以脱去材料中全部水分。
在二重染色后,如紫色太深可用盐酸酒精溶液作褪色剂(100ml)的70%~80%酒精中加1~2滴盐酸放置数刻至紫色适宜为止,用70%~80%酒精洗数次以除去盐酸。
(5)透明:材料脱水后浸入50%甲苯(即等重的二甲苯与无水乙醇)5~10秒及纯二甲苯10秒使细胞组织透明,便于观察与封芷。
(6)封芷:将材料移入载玻片上,取加拿大香脂1~2滴于材料上加盖玻片即可长久保存。
(7)标签:写明材料名称及制作日期等。
(二)表面制片法
表面制片通常属整体封固法的一类,它是将叶的表皮、花冠、果实、种子的外表皮、草质茎的表皮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取下经过处理而制成的玻片标本。
1、材料的预处理
新鲜材料可用剪刀剪下所需部位,用清水冲洗,处理成适当大小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