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林区碳汇经济发展研究.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林区碳汇经济发展研究
一、伊春发展概况
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小兴安岭纵贯全境,行政区划面积32759平方千米,林业施业区面积396万公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又被称为“祖国林都”。截止2013年,伊春市林区经营总面积为公顷,其中包括有林地面积为公顷,森林覆盖率为%,全市活立木总蓄积279472586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93376立方米。2010年8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按照《规划》,2014年开始全面停止国有林区森林采伐,林业生产畏缩直接影响到第一产业的发展。一季度,伊春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2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8070万元下降%,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个百分点。受木材停伐影响,林业增加值仅完成1646万元,同比下降%,负向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32个百分点。
二、政府在伊春市森林碳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难以克制公共产品外部性特征带来的困境
森林碳汇是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思路,是低碳经济的新视角,是林业发展的新财路。森林在生态和环保领域的许多功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环境改善、空气净化、储碳固碳、缓解雾霾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当森林的生态效益发生,同时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其带来的价值和作用,公众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和成本享受其好处,公众之间的收益也无竞争只说,
缺乏森林碳汇经济发展中科技和人才投入
21世纪经济的发展,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然而伊春林区分布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同时在大多分布在经济条件差和文化基础薄软的偏远林区,进一步削弱了在地域和生活条件方面的竞争力,不仅不能引进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而且出现大量人才流失,导致林区发展缓慢,严重缺乏林业碳汇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影响林业碳汇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碳汇计算、机制建立等方面极度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薄软,科技贡献率低,林业碳汇经济的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状态。
缺少森林碳汇经济的有效机制
森林碳汇所关系的的学科领域极其广泛复杂,在自然科学作为其发展的基本保障意外,还需要大量的社会科学原理的投入和运用,同时需要经验深厚的林业碳汇发展领域专家,掌握森林碳汇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有效机制。目前,伊春市乃至全国对于森林碳汇运行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融资机制等方面极为突出,森林碳汇机制的建立处于欠缺甚至是空白的状态,碳汇专业力量薄弱,甚至森林碳汇经济项目的运行机制的相关知识也少有被相关研究学者和政府官员了解,这样无法为森林碳汇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和技术支持。
三、伊春市发展森业碳汇经济的对策建议
政府加大对森林碳汇经济的宣传力度
在森林碳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起这主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强宣传,提高对森林碳汇经济的重视。树立森林碳汇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培养公众的主人翁意识,认识到高碳排放给人类身体
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威胁,以及给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加大对森林碳汇经济发展中科技及人才的投入
伊春林区森林碳汇经济的发展应加大对森林碳汇的科技投入,提升碳汇林业科技水平。在提高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引进其他国家林业建设和管理的先进技术,加强森林碳汇的科技支撑。伊春林区发展森林

林区碳汇经济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