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灵是一个有着一千八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不仅有徽风徽韵浓烈的徽派民居建筑、宗祠儒林文化,而且有叹为观止的天目瓷窑遗址,绩溪蚕桑丝绸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肇始先河。
1、孔灵村名的出典,颇具传奇色彩。据清代嘉庆《绩溪县志》记载,说是西晋时期,有一位叫孔愉的人为躲避战乱,从浙江会稽山来到此地,慕其山水佳丽,客居孔家山,并改孔姓为孙姓,以耕读为业。因其德行优良,为人友善,当地百姓都很敬重他。但自从孔愉居住于此后,这里便常有白鼠出现,人们甚为奇怪,都以为神异之物。后来,孔愉不辞而别,更让当地人疑惑不解,认为孔愉一定是神人。所以,就把他居住的房屋改作祭祀场所。直到孔愉被封为“馀不亭侯”时,当地人才知道他的真实姓氏。为纪念孔愉,于是便把此地取名“孔灵”。
2、五湖四海百姓村经过太平天国战乱兵火以及民国时期血吸虫病疫情肆虐,致使孔灵一带田地荒芜,人烟渐稀。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展了对地方病的全面防治,疫情大大缓解。特别是60年代新安江库区建设需要,移民大量迁驻孔灵。据绩溪县公安局户籍统计,定居孔灵的人口来自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和淳安、桐庐、枞阳、潜山、舒城等县,号称“九省十三县”,共104个姓氏,是名符其实的“百姓村”。百家姓姓氏和谐相居,打破徽州宗族一姓独居村落的传统文化现象,创造出一种新的村落文化。
3、徽派建筑大观园孔灵历史上经济繁荣,建筑巍峨,楼宇辉煌,具有显著的徽派建筑特色,层次分明的粉壁黛瓦马头墙,徽派三雕即木雕、石雕、砖雕,精雕细刻、件件都是精品。该村汪家大院由于保存较为完整,已辟为徽派建筑的大观园,作为4A级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其在宋代被赐名“江南第一家”,系越国公汪华第75代孙汪遵所居。民国十七年,胡适为其
01.孔灵村文化历史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