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洋帆船发展史04:浓烟代替白帆.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星移斗转,历史的进程进入了20世纪。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曾经是水上运输主角的帆船先后都进上了英雄暮年的不归路。人们不禁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地平线上:浓烟代替白帆
就像我们难以确定帆船是何时诞生,要确定帆船何时到达最低点也是极其困难的。虽然很难用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判定帆船的终结,但是,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机动船的浓烟而不是白帆,在地平线上显示了水上航运的存在。
这里有一系列的原因,部分是技术上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上的。这在贸易实践中总是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在20世纪下半叶运输帆船的消失。尽管最早的机械推进是那么地不可靠,甚至到了20世纪初也是如此。而且早期的蒸汽船,除了要给锅炉和燃料(木柴或煤)保留许多地方,还需要频繁地靠岸添加燃料,其输出的功率相对又嫌不足。当然,这个问题由于内燃机的出现而基本解决了,其形成的优势是帆船所无法抵挡的。狄塞尔在1897年改进的柴油机首次在1912年装上了数千吨的大型运输船舶,这个事件开创了航海事业的新纪元。
早期内燃机的效率为35%,这就把蒸汽机的15%给比下去了。其次,内燃机所用燃料的体积也相对小得多,而且还可以在航行途中由另一艘船给它补充燃料。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像蒸汽机那样需要大量从事危险工作的司炉工。
另一方面,连接世界各地的航线实际上已经扩展到整个地球,大量涌现且设备齐全的的港口为航运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另外,几条大运河的开通,为世界航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个技术因素也帮助了新型船舶的发展:钢结构。这种金属材料的引进,自然使得200英尺(61米)的木船长度限制得以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各地先后用焊接代替了铆接。从此,船舶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航运的经济性,单船排水量快速增加到以前无法想象的数十万吨。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又使得操作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
巴西“西斯内·布兰科”号风帆训练舰
新的黎明,还是昙花一现
前面已经说过,人们抛弃风帆运输船,固然有技术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则是由于经济的一系列原因。也正是由于经济上的波动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了70年代到80年代初帆船的突然复活。但是,这种由热爱帆船人士的热情和愿望所掀起的骚动在时间上并没有能够坚持多久。因为当时石油涨价以及“石油危机”的构想,其政治因素超过了地质因素,感性的因素超过了理性的因素。
但不管怎样,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在现代条件下风帆推进的航海实验对于人们认识大自然和自身能力总是有益的。技术进步的结果提供了一系列新生事物(包括新材料和新设备),使得帆船在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在节省操纵人员数量方面也是如此。铝基轻金属和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使得船体能够做得又轻又牢,因而能够提高船速。为大规模普及竞赛和
巡游帆船而发展起来的风帆装备使得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人手来进行操作——和同尺度的机动船相当。
具体来说,在那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在同一艘船(尤其是在一些风向稳定区域航行的船)上安装2种推进系统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设计了种种方案,主要是一些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金属硬帆。最后,这些试图复活过去传统的尝试浪潮都归于平静,只留下了一些淡淡的痕迹。阿拉伯国家重开油井,而不断增加的动力机组再一次提醒人们什么才是唯一可行的商业航运的推进方式。但是,风帆爱好者并不气馁,他们仍然在努力、在探索、在等待出

西洋帆船发展史04:浓烟代替白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73 KB
  • 时间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