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读书心得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伦理的内涵: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同时也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学科,教育伦理的本质是善的,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之应该,指引了教育实践,推动了社会道德的建设。
教育伦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伦理贯穿在教师的教学中每一个过程,它同样也界定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伦理地位。中国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教师被善称为“师父”,“师”与“父”齐名,可见古代将教师摆在宗法家族等级社会最显赫地位当中,这在事实上就等于已经对教师职业的伦理地位予以了充分地认可和肯定,当教师的地位一方面被肯定,另一方面师生关系也在相当程度上濡染了血缘关系的色彩时,信任就像一座坚固的桥,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连在一起,自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多了一层亲人的情感,教师也会多一份责任,会像父母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成长。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的这一职业特性,也就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性,是与教师这一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有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互相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和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并最终使自己拥有自为、自成、自律、自控的道德自觉,成为青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
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是受一定的经济条件制约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理解、和谐、融洽的桥梁,使教师能正确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地等待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尊师意识的发展,从而建立起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有其内在统一性。因为教育伦理也是一种人伦关系,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构建起来的一个特殊的职业伦理关系,这一关系所蕴涵的“人伦之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教之道”,就是教师的“为师之道”,一名教师如果能将“为教之理”和“为师之道”中所阐发的道理内化于心,那么就能够“得道化德”而让自己拥有教师的相应职业道德品质,教育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是互动着前进。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教育劳动的特点决定师德的重要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创造新人
2、教育劳动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性、有个性、作为社会整体一员的活生生的人
3、教育劳动的工具主要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情感意志
4、教育劳动的形式是集体协作基础上个体脑力劳动
5、教育劳动的时空是限定和自觉的统一
6、教育劳动的人际关系众多、重要
7、教育劳动的创造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创造
8、教育劳动的结果产生人才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先进性、崇高性
2、示范性、高层次性
3、继承性、稳定性
4、无私性、奉献性
5、挑战性、创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