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视空间知觉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在视空间知觉问题上,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人在形成视空间知觉的过程中,只有依靠许多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才能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这些条件被称为深度线索。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黑尔姆霍兹(H. 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根针实验。后来,霍瓦(H. J. Howard)于1919年又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仪,这个测量仪上有一根固定的立柱,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根可以移动的立柱。被试在6米远处通过一个长方形窗口只能看到这两根立柱的中间部分,在调节两根立柱看起来刚好一样远的过程,两根立柱的距离之差就是深度知觉的误差。单眼与双眼的平均误差是不同的,一般单眼的平均误差大于双眼的平均误差。深度知觉阈限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本实验使用深度知觉仪来测定被试的深度知觉阈限。
。
。
。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电动深度知觉仪(见图3),单眼罩等。
图3:深度知觉仪
(三)实验程序
,视线与观察窗保持水平,固定头部,能看到仪器内两根立柱中间部分。
,距离被试2米,且位置固定。另一根可移动的立柱为变异刺激,被试可以操纵电键前后移动。
,先由主试将变异刺激调至任意位置,然后要求被试仔细观察仪器内两根立柱,自由调整,直到被试认为两根立柱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离眼睛的距离相等为止。被试调整后,主试记录两根立柱的实际误差值。
,双眼和单眼观察各进行20次,其中10次是变异刺激在前,由近到远调整;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由远到近调整。顺序和距离可随机安排。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计算双眼和单眼20次测量误差的平均数。
。
,用t检验的方法,检验双眼和单眼辨别远近的能力是否有显著差异
(五)问题与讨论
?
?原因何在?
?
试验三视空间知觉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