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芋栽培
芭蕉芋(Canna edulls) 又名蘸芋、藕芋、蘸藕、姜芋、旱芋,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爪哇岛,引入我国栽培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我国南方各地都有栽培,可用作饲料、制淀粉和酿酒制醋等。块根可代替高能饲喂猪,茎叶是优质的青绿饲料。
芭蕉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年播种当年收获,株高2-3米,分蘖力强, 一株母株可分蘖出10余株或数十株。根系发达,白色,有多量须根。块根肥大,分生为内质芋头,多汁,每丛有十个以上,表面光滑,具有茎节和紫色鳞片。茎杆紫色,中实扁圆,柔软多汁。叶呈长椭圆形,长约70厘米,宽大约30厘米,十余片单生或互生,色深绿,背面有紫色,叶绿紫色或紫红, 中肋明显,叶脉并行,叶鞘宽而长。总状无限花序, 单生或分叉, 基部有阔鞘, 花通常两朵聚生, 鲜红色呈瘤状。蒴果三瓣开裂, 内有种子数十粒,但多不成熟。用块根繁殖。
、茎、叶营养价值都较高,据测定,块根含淀粉2O一35% ,每公斤干芭蕉芋块根含消化能11兆焦尔,,,其余都高于红薯。
。芭蕉芋喜温耐旱,块根在10℃发芽,11—25℃范围内最适块根肥大生长,30℃最有利于茎、叶生长,1O℃以下茎叶逐渐枯萎。一般情况下,块根不需要特殊保管,也不会腐烂,同时还可以在土壤中安全越冬。在山区、平坝、丘陵区、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路旁等空隙地均适宜种植, 以沙壤土、富含有机质肥厚的粘土和含磷钾的紫色土壤为好。整个生长期一般只需施1次底肥和l一2次催苗肥,除两次杂草即可。与玉米或马铃薯套种,对玉米或马铃薯产量无影响,且无病虫害危险。
,产量高一般3-4月播种, 6月份以后可陆续用茎、叶作饲料,,冬至前后收获块根,生长期240-3O0天。亩产鲜块根15OO-2500公斤,如果底肥足,土质好,最高可迭5000公斤,亩产消化能比玉米高3倍以上,亩产茎叶400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在3-4月份,当气温在10℃以上时,选取地势较高,便于灌溉的地整平后,用块根肥大,根多,芽端稍带红色,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茎块作神,按行距
70-80厘米, 株距60-70厘米播种,每亩1500株左右,亩用块根200-300公斤。播种方式以穴播, 每穴1-2块,穴深8-10厘米, 表面盖上肥土, 以不露种块为宜,或与马铃薯、玉米套种,充分利用马铃薯或玉米生长期短,前期生长快。而芭蕉芋生育期长,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特点,获得芭蕉芋与马铃薯或玉米双丰收。若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或路旁等隙地种植,以垄作方式,产量特别高。
在施肥上,应由前期至后期逐渐增多,并重施基肥,早施苗肥。一般施基肥每亩
芭蕉芋栽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