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墨动画继承与进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墨动画继承与进步
一、水墨动画的孕育与诞生
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时,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虾动起来就好了。”虽是圈外人的一个愿望,却也成为了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为了将水墨和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了水墨动画的创作班子,凝聚了齐白石、李可染、程十发等水墨画大师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1961年7月,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这部动画片与其他动画片有着明显的区别,水墨动画并没有线条的束缚,酣畅淋漓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晕染的效果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幅幅意境深远的背景,角色生动的表情与动作在柔和的笔调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韵味,白石老人提倡的“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如此高水准的制作团队的努力下,牧笛、(山水情、《鹿铃》相继问世,并各具特色,在技术表现中也各有侧重。牧笛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荫、竹林幽静、田野静谧。在牧童寻找牛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画的魅力,飞流的瀑布,巍峨的高山,笨拙的水牛竟然可以灵巧地去扑蝴蝶!动作的灵巧和山峦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动静结合中,悠然绘出了美丽的田园诗般的生活场景。山水情》同样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载体除了秀美的水墨场景,还有中国的古琴。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是高雅的象征,片子通过老琴师与少年的精神交流来表现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鹿铃》同样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白鹿书院的传说,讲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该片也是文革后的又一力作。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水墨动画销声匿迹。原因在放开市场化的进程中,各个美术制片厂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很多的核心创作人员都流失了,而水墨动画虽独具魅力,但是在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缺乏商业收益等现实情况下不得不停了下来。
二、二维动画的形成与初步尝试
(一)远古事情的动画雏形
在远古的岩洞里,先民留下了无数的岩画。线条生动、富有动感,甚至在岩洞的壁画中为了表现运动的动物,不按常理地给其绘制了多条腿。古希腊人民也独具匠心,将神殿都采用人型的柱子来支撑,并逐渐地分解人物的动作,逐渐地变化着姿势,这样在疾驰的马车上便可以看到神人在运动。在古代中国,走马灯的设计也是体现了原始朴素的对运动循环规律的认识,在点燃灯后,在热力的作用下,外层的绘着马匹的画片便开始转动,人们在视觉残留的作用下便可以看到正在运动的马。
(二)现代的动画雏形
在电影面世后的近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动画的喜爱,大大出乎制作者的意料,于是动画开始被人们重视,由此阴差阳错开创了一门新的影像艺术。动画的制作工艺也由此不断在更新,如恐龙贝蒂》在绘制的时候,人们便开始使用赛璐珞片来解脱繁重的重复劳动,把所有的动作都分别绘制在赛璐珞片上,拍摄的时候只需要将一张背景放在后面重叠地来拍摄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消除了背景画面不断颤抖的弊端,又节省了工时。而为了保持画面的平稳,动画师又想出了使用动画尺的方法来保证每张画面的稳定性。花与树中更进一步开始将色彩运用到动画中。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渴求的目光使得动画向更加多元的形式迈进。人们开始制作各种形式的动画,沙子、人偶、泥土、剪纸等等都成为尝试的对象。各个民族都希望将自身的文化元

水墨动画继承与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