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报告
2011年7月1日至10日,临汾市农业综合开发系统赴台考察团一行11人,对台湾的现代农业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彰化县田尾公路花园、台南县走马濑农场,沿途参观了台南县水果生产基地和台东县、台东县和花莲市水稻生产基地等。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台湾现代农业情况,考察团一行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考察了解情况及意见报告如下:
一、台湾农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
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少人多,,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总人口2300余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0万元(新台币,)。台湾农业年产值近4000亿元,%。农作物以水稻、水果、蔬菜、花卉、茶叶为主。畜牧业中生猪年饲养量1700多万头、牛饲养量16万头、鸡饲养量1亿多万羽,渔业年产量130多万吨。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台湾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都大大超前我市。
(一)完善的农业保护扶持政策。由于曾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失去比较优势之后,台湾当局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稻谷保证价格高于成本20%,高梁、玉米、大豆等保证价格是同类产品进口价格的一倍;二是农业生产投入补助,取消农业税,补助农业燃料和动力,提供低息贷款,同时拨款建设水利、农村交通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三是直接收入补助,为解决稻米生产过剩问题,政府对改种玉米、高梁和大豆的给予每公顷1000公斤的稻米补贴,休耕土地每亩每年补助新台币5000元;四是农产品进入壁垒,尽量限制自己能够生产的农产品进口;五是支持农会组织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财政预算都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级农会组织建设和工作运行。台湾当局扶持农业生产,还体现在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这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适应贸易自由化及重视自然生态保护的世界趋势,1991年颁布了"农业综合调整方案",强调从人力、土地、市场、技术、组织、渔业、福利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农业。
(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管理。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目前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有:《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等。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入场质量安全关。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在农产品的包装方面实行分级制,各等级中其形状、大小、颜色、成熟度等各种指标几乎是一模一样。近年来台湾的有机蔬菜业发展较快,主要实行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的全天然栽培措施,生产的蔬菜新鲜、优质、卫生。四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
台湾现代农业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