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的课题是:《永久的悔》
一、说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在本节课中多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并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永久的悔》这篇课文选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课《背影》的知识、学法的实践、巩固、强化,同时也为接下去的两课提供了学习模式,从而加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叙性散文的能力。
在《永久的悔》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回忆母亲受尽苦难的一生,告诉了我们“悔什么,为什么悔”,从而很自然地表达出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并表达出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着重理解作者“为什么悔”;学习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复杂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蓄情——探究——品悟——迁移等教学环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并报答父母,学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品读和自主探究来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品味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强烈感情。
(四)课时安排:
本课总共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的教法: 采用启发、点拨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法: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文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正题。(蓄情)
和学生聊一聊湖南卫视最近很火爆的《我是歌手》栏目。羽泉组合在第三期演绎的《烛光里的妈妈》让无数人为之落泪。这首歌凭什么能打动你、我、他?(因为我们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我们的爱
),继而情感迁移复习季羡林先生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再次感受作者痛苦、悔恨的情感,奠定学习本节课的感情基调。板书:作者——悔
教学设想: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蓄情在这里还有过渡之作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作者永久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受尽了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以致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时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了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永久的悔》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