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精选
打铁还需自身硬,告诉我们国家反腐的决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效的管理机制,内部严格的监督制度才能帮我们治理好各项工作!下面是小编准备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精选,欢迎阅读。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范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再三强调的一句话。之所以要强调,是因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打铁自身不硬的情况,部分同志党性觉悟不高,担当意识不强,榜样作用不够。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防止出现
“灯下黑”,这是摆在所有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明代政治家钱琦说:“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承诺,以已之正来正人,纪检监察干部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铭初心,释信念;守纪律,勇担当;受监督,常自省。只有这样,才能端正自身,做好表率;也才能坦荡无私,监督别人。
铭记初心诠释信念
“是做一名不辱使命的执纪者,还是成为一名遗忘初心的违纪者?”纪录片中的这句解说词如同黄钟大吕,敲在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心头。
在纪念中曾十次提到“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要牢记入党誓词,对党忠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追逐权力,迷恋金钱,漠视群众利益,甚至漠视党纪法规,贪污腐败直至锒铛入狱。归根结底还是信念动摇、精神迷失,违背了
“初心”。对此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党员干部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纪检监察系统也非净土,纪检监察干部并不具有天然免疫力。影片中曾经“工作比较勤恳、形象也比较正面”的中纪委第四监察室原主任魏健,目睹一些老板们的生活方式后,心态一步步失衡,最终背弃了初心,从一名审查他人的执纪监督者,沦落为贪腐的被审判对象,从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因此,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承担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更要坚定信念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党性和信念。
坚守纪律勇于担当
在开展执纪审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因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而逾越红线、突破底线,滑向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我们更痛心的是,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没能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在阳光与阴影之间,倒向了错误的方向,由监督执纪者蜕变成为腐败分子,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严重损害纪检监察队伍的形象,影响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如果纪检监察干部在纪律和作风上偏出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捍卫党纪党规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率先做好榜样,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恪守党章党规,加强党性锻炼,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必须时刻绷紧纪律弦,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真正使坚守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自觉,这样才能做好纪律的执行者,做好纪律的捍卫者。
影片中的李长海,河北廊坊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上任之初,他接到了华昊运输集团腐败专案,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风险,但他顶住压力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他敢于担当、铁面执纪的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李长海说:“我个人并不强大,但绝不能让党的纪律输。”这厚重使命和铮铮誓言道出了纪检人共同的心声:严守纪律红线,强化担当精神,廉洁自律,忠诚干净!
接受监督防腐拒变
“其实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这是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的悔恨和遗憾。他曾经“一把手”当了35年,听不进提醒和劝止,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谋取私利,过着“一面反腐、一面腐败”的是扭曲人生,最终难以逃脱追责的板子、法律的制裁。曾是优秀纪检干部的中央纪委法规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曹立新,也曾经对自己严格要求、抵制腐蚀与诱惑,但遗憾的是,缺乏监督的他后来却逐渐放松了警惕,思想的堤坝开了口子,最终全面“溃坝”。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警醒着我们:权力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因此,执纪者自身绝不能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监督者自身绝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纪检监察系统不仅要信任自己的队伍,更要负起监督的责任,这才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大的关爱和保护。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手电筒”不光要照别人,也要照自己,眼光向内、刀刃向内,解剖自己,刮骨疗伤,做好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同时还要乐于接受监督,接受组织监督,接受群众监督,让内外监督形成体系,让自律他律相辅相成,切实筑牢防腐拒变的堤坝。
“其身正,不令而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