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服饰习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服饰习俗
一、概念
某个民族(或地区)的人在衣着、打扮和服饰配饰方面的风俗习惯。
二、服饰的构成要素
质:服装原料的性质
形:服装的样式
饰:佩戴的饰物
色:服装的颜色
画:服饰的花纹图案,包括人体自身的图画,即文面文身
三、服饰的种类
1、衣着:包括不同材质的衣、衫、裙、裤、鞋、袜等
2、各种附加的饰物:如头发的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饰物,耳环、耳坠;颈部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饰物,胸针、腰佩等;手臂装饰物,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脚链、脚铃等……
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如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发、束胸、缠足、文面、纹身等
……
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包括各种佩刀、腰刀;各种背兜、挎包、手提袋、
荷包、香囊;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等。
第一节中国传统服饰习俗的形成与发展
一、服饰习俗的四个变化、发展阶段
服饰由最初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最初阶段(远古时期)
主要目的:遮蔽身体,防寒御暑
特点: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差异很
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
(二)第二阶段(秦汉时期)
服装的功用除遮蔽身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
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三)第三阶段(宋代、明代)
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这是社会分工复杂化,等级身份严格化之后的产物。
(四)第四阶段(近代以来)
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除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
1、中国人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1)、祖先崇拜与儒家的礼仪伦常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2)、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四次重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
(3)、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
2、求吉心理
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1)、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

第三章 服饰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