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自然地理时,重视规律分析和推导,做题目比较轻松;学得也很有感觉。但学了人文地理后,特别是实行文科综合考试后,答题总显得不到位,经常要扣分。我已经越学越没底了。”——某高三学生语
地理主观题的规范性答题指导
高考地理复习之
地理主观题的规范性答题要求:
一、析题的规范性
二、组织的规范性
三、表述的规范性
地理主观题的规范性答题要求:
一、析题的规范性
例题1、近年来在每年的夏季,该地区电力供应特别紧张(进入了用电高峰期),试分析自然和社会因素。
析题规范性1——把握设问的中心
参考答案:1、夏季常有伏旱发生,降水量少,发电量减少。 2、夏季空调等电器设备的使用,使得生产、生活用电量增加,负荷加大。
我们常说的“审题”,首先要审的就是题目设问的中心,然后才能明确回答的方向。
(2012全国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
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
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析题规范性2——析题步骤的规范性
分析影响气候因素的规范步骤:
1、纬度——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分布) ——
气温
气温、降水
气温、降水
①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②(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
③(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影响干旱因素
遇到解题有困难后。不要“穷想”“干想”,要静下心来思考解题的规范步骤,学会套用公式。
析题规范性3——析题思维的规范性
(2012新课标全国卷)(24分)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
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
。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
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冰雪融水、河水和地下水等
(答案应根据材料中的等高
线与河流作答)
拿到题目不要“迫不及待”的提笔就写,越是“似曾相识”的设问就越容易出错。应确立规范思维。
一、析题规范性:
严密审视问题的设置,把握设问的中心,明确回答的方向。学会套用规律与公式答题切忌“牛头对不上马嘴”跑题。
地理主观题的规范性答题要求:
析题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1、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 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
同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A,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B,找“定语”——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古代现代冬夏半年春夏秋冬白天与黑夜)和地理空间(半球、海陆、经纬度、相对位置) C,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找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资源自然灾害及每个要素的大小、特性、分布特点。E,找题干中的限制词应特别注
·
不论哪一类图,其审视解题过程一般为: ①看图名定主题 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2、审图——即对图象处理过程
意“的”前边的限制词。如恒河的水文特征与黄麻生产的水文特征是完全不同的
恒河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冰期、含沙量水等方面分析而黄麻生产的水文特征应从黄麻的种植、加工、产品原料运输的水文条件进行分析搞错设问就是跑题。F,找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数量与素质工农业类型交通经济水平布局类型产业结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
地理主观题的答题技巧99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