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
---------------------------------------------------------------------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19号准则公告中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其计价往往由利率、汇率、指数等决定。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已达1200余种,其产生和发展对会计行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工具多以一种兼有保值和投机功能的派生金融工具的面孔出现,包括期货、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从其产生至今,才20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逐步实现资金商品化、利率自由化、银行企业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开始有选择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在运用过程中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可以使运用者在使用适当时获利,但也可给其带来惊人的损失,甚至是一败涂地。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高风险的特征,概括起来,其风险有信用风险、运作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流动风险和市场风险。尽管如此,因为其内部杠杆作用的诱惑而被广泛地采用,并且多以表外形式存在,这无疑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另外,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新分支,由于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用途等方面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从而给传统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于是,如何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工具,它给会计界将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如何面对其带来的冲击,将是本文拟阐述的问题。
一、全国衍生工具对会计确认的冲击及对策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一步的分类,以便把会计对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反映,尽管各国在要素分类的处理上不同,但在要素定义中都有一点:即都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分类的会计对象。而且均应满足两个标准:一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二是该项目的成本或公允价值能可靠地计量。
(一)冲击
“资产”、“负债”的确认
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要素的冲击着重体现在资产、负债两要素上。按现行会计要素定义,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可用货币予以计量的经济资源。金融衍生工具显然不完全符合以上定义和标准:一方面,其立足点不在于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而是具有“未来”的时态性,即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对未来权利和义务的约定,是一种对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所制定的协议,而且很有可能这种交易根本就不发生。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较高的风险,于是其将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无论在时间上和金额上都难以确定。这样,根据现行会计模式下的资产确认标准,很难将其纳入财务报表的资产中予以核算。
负债也是一样。按传统会计理论,负债是由过去交易事项带来的需要企业在未来期间用资产或劳务进行偿付的债务。这一定义强调负债有确切的或可以合理预期或估计的债权人和偿还金额。金融衍生工具则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其只是一种可能负债,而且这种负债也许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负债。由于和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相去甚远,所以很难将金融衍生工具作为负债予以核算。
“收入”、“费用”要素的冲击会计处理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原则。传统的财务会计
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会计审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