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认同
刘东超
当代我国价值观特点及内在冲突
当代社会认同现状和问题
寻求价值共识,促进社会合理认同
导语
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意义,简单说即是“有用”。
价值观:关于好坏善恶是非美丑轻重缓急的观念。
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外界知识资源供给的结果,更是自身生命存在、生命体验的结果,是内外整合的产物。后者的力量更为强大,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两个功能在于内化到心理、展开为共识。
社会认同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henry Taijfe )。
简单言之,即一个人将自己归入一个对象,并从中得到好处。
认同的对象可以是组织、团队、制度,也可以是思想、空间甚至人物和事件。但在社会学和社会管理中,主要强调的是团体。
一、当代我国价值观特点及内在冲突
当代我国价值观格局的整体特点把握为以下四点:
多元化: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纷纷呈现,百舸争流,千峰竞秀。
角度
观念一
观念二
观念三
人群属性
精英价值观
大众价值观
官方价值观
时间属性
传统价值观
现代价值观
后现代价值观
国别属性
民族价值观
他国价值观
载体
现实生活价值观
虚拟世界价值观
生活态度
现实主义价值观
理想主义价值观
宗教角度
世俗价值观
出世价值观
演进性:价值观整体格局随着社会发展而前进,形成较为明显的演化轨迹。从注重精神到注重物质,从注重理想到注重现实,从注重发展到注重生态,从注重集体到注重个体,从比较单一到越来越多样。总之,好坏对错的标准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复杂。
薛蛮子事件
任志强微博:“私德很重要。任何人有违规违法都应严惩。但制造或利用私德事件谋‘它’利则不可取。”
任志强微博:“坚决支持打击网上谣言。坚决支持打击嫖娼淫乱。今后凡网上谣言和嫖娼淫乱者均请在中央电视新闻中曝光。并公布单位名称与个人国籍与姓名,以及粉丝数量,以正视听。”
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