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命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植物: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
乔本: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如苹果树,杨树,悬铃木等,热带雨林中有多种高大乔木。
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常见的月季,牡丹等都属于灌木。
藤本植物:茎长而不能直立,依附其他物体向上生长。常见的紫藤,牵牛花等都属于藤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多汁,较柔软,多数矮小。常见的菊花,百合等都属于草本植物。粮食作物,蔬菜和油料作物也大多是草本植物。
动物: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有脊椎动物:蝴蝶,蜂蜜,蜘蛛,蜗牛等动物的身体里都没有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
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动物的身体里都有椎骨,属于脊椎动物。
第二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微生物:细菌和病毒
细菌:个体微小,经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个体数量多,在自然界分布广,存在于我们身边,甚至体内。
病菌:比细菌还小,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可侵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有些细菌和病菌能导致人体患传染病。具有导致病性的细菌只是少数,有些细菌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是有益的。
细菌和病毒不仅数量大,种类也多,他们是生物界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真菌
真菌通常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在食品,物品上长的霉斑是霉菌的群体。蘑菇、木耳、灵芝等属于大型真菌。
第三节 生物圈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因素:环境中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
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他们所在的环境互相作用组成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的“厚度”: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
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方法步骤: (需要一组对照)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
解剖剪 剪断、剪开
解刨刀 切开、割断、剖离
解剖针 分离、刺孔、探洞
镊子 捡取,夹放
显微镜
(放大物像) (连接目镜与物镜) (调焦距) (调焦距) (调换物镜) (放大成像) (通过光线) (放置玻片) (调节光线强弱) (使光线射入物镜) (提握镜身) (固定玻片) (支持镜身) (稳定镜身)
显微镜呈现的物象是倒像
目镜×物镜=放大倍数
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
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制作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细胞发现: 命名细胞, 发现活细胞
植物细胞内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内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表面一层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稳定。
:分布着许多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微小结构。:呼吸作用场所供能“动力工厂” :光合作用场所 :成熟细胞有大液泡(细胞内液体称为细胞液)
:控制生物遗传和变异
植物细胞除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还有细胞壁
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生长:
——体积增大(有限)
——数量增多
: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的分化
○→○○(分裂)→○(生长
初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