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宋词四首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称诗余,也称长短句。根据词的字数的多少,词又分为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在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阕,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限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可以将词按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约艳丽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宋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张炎
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______、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柳永、__________。
苏轼
李清照
婉约与豪放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请各用一个比喻说说婉约词与豪放词。
苏轼的词像奔腾不息的长江,豪迈潇洒;
柳永的词像涓涓溪流,情感细腻。
柳永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初读——感受
整体感知
知人(作者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因曾任郎中,又称“柳郎中”。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词风婉约,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
再读——知人论世
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词人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论世:最是伤心离别时
new雨霖铃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