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保
2005年11月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讲座
教学目的及要点:
通过对本讲的学习,了解申论作为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一种新型考试形式的特点、内容及测试要素,注重对自身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掌握申论写作的要点、方法及规律;区别申论与作文、策论的差异。
申论考试讲座
一、申论考试的概述
二、历年总结与命题趋势
三、申论应试的基本方法
四、2006年申论热点材料
五、申论考试模拟训练
第一、申论考试概述
一、申论考试的涵义
二、申论考试的特点
五、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一、申论考试的含义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
在字典、词典里, “说明”、“申述”是“申”的基本义项。“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自然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
但“申论”于一般“论说”体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是那种凭主观好恶选材、张扬个性的放言宏论,而是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因此,他与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议论文的功能是完全不同。
西汉初年,曾通过“策论”的考试形式来选拔人才,即要求应试者根据一定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帝时,贾宜、晁错等都以策论的见解独到而受到重用,后来,刘勰把策论文体归纳出四个特点:
内容要深刻反映政务需要,
观点能够反映作者远见卓识,
提出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语言文辞要有表现力。
我们现在的申论形式是根据公务员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借鉴了我国古代“对策”(“策论”)的某些特点,专门用于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应试文体。
这种考试方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从2000年起,国家人事部开始在中央、国家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工作人员笔试中首次尝试申论考试。其后,申论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
1、命题形式的多元性
2、材料内容的广泛性
3、试题类型的针对性、可行性
二、申论考试的特点
1、命题形式的多元性
应用性。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灵活性。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的结合。
广阔性。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各种知识的渗透。
2、材料内容的广泛性
1、题材广泛。社会性背景,地域范宽泛,有国内的,国际的。
2. 内容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问题均有所涉及。
3. 问题广泛。社会热点、传媒焦点、解决难点、争议疑点,定论的、未定论的。
3、试题类型的针对性、可行性
针对性与可行性比较集中地体现出公务员的职务特点,也是申论考试的基本要求。
。一是针对材料揭示的“主要问题”或“主要事件”;二是针对材料与材料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
。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公务员申论考试辅导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