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激光泪道成型术
历史: 泪道阻塞引起的溢泪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以前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泪道成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泪道手术常用激光及其特点:
1. Nd-YAG激光:波长为1064 nm,近红外线,常用功率5-30W,脉冲功率10-50Hz, 。特点光纤传输性能好,穿透深度大,爆破能力强。2. KTP/YAG激光:利用磷酸氧钛钾非线性倍频晶状体将1064nm 激光倍频为532nm,可见绿光。常用功率8~10W,脉冲频率3000~5000 Hz,。特点:具有很强的气化组织能力,热扩散效应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激光泪道成型术的原理及优点
原理: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电离效应,即一定强度的激光束照射软组织或骨组织,使之产生凝固或气化,达到止血和去除病变组织的目的。
优点:无须皮肤切口,无瘢痕,术中一般不出血或很少出血,手术损伤小,即使手术失败也不影响眼鼻部的解剖结构,仍可手术治疗。
泪道阻塞的常见部位及病因:
1. 泪点狭窄或阻塞
2. 泪小管阻塞:多发生于泪小管内侧端进入泪囊或泪总管处。
3. 鼻泪管阻塞:最常发生在泪囊和鼻泪管交界处,病变可遍及鼻泪管大部和全部。
病因:先天畸形,炎症,创伤,瘢痕,肿瘤等所引起。
泪道的解剖特点:
1. 泪小点: ~, ,周围富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弹力纤维、眼轮匝肌,伸展性强。
2. 泪小管:~ 下泪小管向鼻上方走行,进入泪囊的部位相当于内眦韧带水平,上下泪小点90%汇合成泪总管,10%直接进入泪囊,管壁很薄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有弹力纤维,泪囊肌(即Horner)呈螺旋状分布于水平部上皮下组织中。
3. 泪囊:长约12mm 宽约4~6 mm呈裂隙状向后倾斜约15o~25 o.
:开口于下鼻道,鼻泪管下口有一瓣膜, mm
泪道阻塞的检查方法:
1. 要检查泪点的大小位置,是否与眼球接触。
2. 泪道冲洗:以判断泪道阻塞部位。
1 泪小管阻塞:水由原道返流。
2 泪总管阻塞:针头不能触及鼻骨,水自下泪点注入从上泪点返流。
3:鼻泪管阻塞:针头能触及鼻骨,水由下泪点注入自上泪点返流
泪囊碘油造影:造影剂充盈的下段为阻塞的部位。
泪道激光成型术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泪点狭窄,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
禁忌症:无泪小点,泪小管离断,外伤后鼻骨错位,急性泪囊炎,泪囊摘除术后,泪囊肿物。
术前准备:
对单纯性泪道阻塞明确阻塞部位后,即可激光治疗,对泪囊有黏液或脓液者术前用生理盐水加妥布霉素冲洗泪道,1次/日,待冲洗液干净后再做激光治疗。
YAG激光泪道成型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